分类: 天才困惑 |
如果说球感是感性的,那么,球性则是理性的。
记得以前有个老师和我说,球要打得好,必须了解球性,掌握球性。于是,我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找寻我的球性。可惜,现在还没找到,至今还只是凭着满腔的热情和天生有限的手感在打球。
可见,羽毛球这个东东真的很深奥,追寻永无止境。
同时,也注定我今天所写的东西会比较肤浅,目的也是想抛砖引玉,希望和我同样爱好羽毛球的朋友一起想一想,也希望有识之士给我留言评点。
所有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羽毛球也不例外。所谓羽毛球的球性,就是指羽毛球本身固有的运动规律、运动方式。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控制自如。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发高球,专业运动员他们发的球是先斜线上升到靠近底线的最高点,然后如突然停顿,直直地掉下来,而业余的发球不一样,他们的球走得是一段曲线,最高点并不在底线,忽前忽后,反正球掉下来时,要不就出底线了,要不就是不到位,容易给对手截击。
又比如,打高远球,业余的球员象有使不完的劲儿,球给打出底线很远。那为什么人家专业,力量有增无减,却能把球稳当当地击到底线上呢?这是令人深思的问题。我隐约记得有人和我说过,专业的球,羽毛球被击得整个收缩,空气阻力减少,球速加快,等到飞行了一段距离之后,球形复原,空气阻力加大,球度减慢到完全停止,然后在半空受重力作用做落体运动。
业余的什么时候能达到专业这个水平?首先,是不乱发力,其次,发力要遵循羽毛球本身的运动规律去发力。
郭老师曾经在大盟沙龙恢复的第一次活动时给我们上了一堂课,练习正手后场劈吊斜线网前。他和我们分析力的作用,击这个球的力,一是会让它产生向前,二是让它向左,如果击出的球未过网,说明你给它向前的力不够,下一次要加点力,如果它过网的落点出界了,说明你给向左的力大了,要适当减力。就这样,在反反复复练习的过程,你要找寻自己最佳的击球点,最佳的击球角度和力量,然后又通过千百次的练习使之固定下来。
看一张羽毛球教学VCD介绍,训练小孩子熟悉球性的一个练习,就是让他们颠球,了解羽毛球受力后的翻滚,以及让其掌握对球的初步控制。我自己试了一试,颠得乱飞,说明自己对球性的掌握还处在初级阶段。
半路出家的人,要理解球性,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首先要打破自己已经形成的固有的击球方法,这实在太难了,所以,注定要比似一张白纸的新手付出更多的努力。
前一篇:天才也困惑.球感和球性
后一篇: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