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象李开复——谷歌导师的学生情怀

(2009-09-04 10:20:26)
标签:

李开复

离职

谷歌

google

it

分类: 管理观察★我的视界

一早起来,看到李开复离职的消息,四年了,每年都在流传,今年终于成真,想必开复先生本人都会大大的舒一口气。

四年前,还是Google中国,如今已是谷歌,这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变化,其背后代表的是Google意欲本土化的野心和有条不紊的步骤,尽管时至今日,这两个字是不是合适还有待商榷,但是却鲜有人在探讨,这是一种进步,潜移默化之间。倒是当初李开复说到征名的时候举个例子,不然介绍Google总裁的时候,不能说下面有请狗狗公司总裁上台吧,是不是要爬着上来呢。

很幽默,很风趣。很儒雅,很和善。很明白中国。

四年之前,我还在学校。那时李开复刚从微软跳槽,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上任之后,马不停蹄得在中国各所高校之间巡演。会场爆满,不单冲着Google和李开复,还因为当场给实习的offer。同年,在我校举办一场大型的户外party,这是第一次的尝试,员工的零距离接触,Google的美食诱惑,可能吸引了不少技术储备人才的心。正如李开复所说,Google在中国需要推广,而他不遗余力。从大学生入手,不仅是抢夺市场,也是在抢夺未来技术力量。当他以导师的身份,一份份信,一场场演讲在给学生指点迷津的时候,并不像简单的公关,而是和蔼和平易,或许这是公关的至高境界。换一种身份的推介。

抑或许在每一次的职业活动之后,激发了他心中的另一片天地,或许离职后他会真的成为创业导师。真的离职创业并不现实,在这个年龄上,并非没有冲动,但以李开复的个性,更多是激动,一种理性的冲动。高管的离职创业成功率不见得比大学生高多少。

在谷歌四年,是中国化对外沟通交流的四年,李开复必须说服总部,必须让他们理解他一步步的规划。而他的中国身份,又是谷歌和政府沟通,和民众沟通的亲和保障。

他更像是黏合剂,在黏合与本土化之间的缝隙;是调和剂,在调和跨文化之间的矛盾。

作为形象,李开复是成功的,四年间谷歌中国的市场份额从11%达到30%,成绩说明一切。

虽然Google对五千年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耐心,但是百分之三十是不是符合它的称霸野心,很难说。

无论如何,李开复会做他愿意做,也是适合他的事情。这样就好。

互联网的纷争也不会因为一两个人的离开而形势骤变,框架已经搭好,阶段性使命已然完成。如何应对“框”计划,看后来人的手段了。

http://img.tongji.linezing.com/1105405/tongji.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