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式管理易经曾仕强文化 |
分类: 管理观察★我的视界 |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孔子五十而读《易》,正值知天命之时,世间沧桑,人情世故,已经在不断的经历,磨适,再经历,再思索中烂熟于心。为何韦编三绝,因为书到此时,方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或者说,是惜叹于从前的有缘对面不相识。对于孔子而言,不关乎悟性,无关乎资质,唯有阅历,仅此而已。
那么《周易》,到底有何魔力?荣格说,谈到世界人类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足见其推崇。当然,每个人总会对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推崇备至,恨不得说成世上独一无二,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就好比热恋中的情人,总觉得是西施宋玉。其实,是需要打折扣来思考。周汝昌老先生把曹雪芹推为情教教主,那也是老先生爱之深的缘故,换个人,换个角度,恐怕不会接受。
但是,转眼至今,看到《论语》被说红了,《三国》被品火了,不管是玫瑰还是只是玫瑰这两个字,至少是热了。美其名曰国学之热。当然,《孙子兵法》在西点军校是必读,《内经》和《伤寒论》在日韩很受重视,还拍了电视剧让国人大吃一惊,不仅觉得不是几分滋味。那么连孔老夫子都会韦编三绝的《易经》呢,弄不好还比不上《易筋经》的知名度,而知道《易筋经》又多数是从金庸的武侠中来的。易经的象,数,理,没多少人感兴趣,但演变而来的风水,卜卦却有兴起的势头。孔子说,善于易者不卜。往往,人们总是撷取那一块不是很重要的东西而以为精华中的精华,惊为天宝,代代相传。不过,反过来说,也是证明了易经的博大精深。
其实,在周易上,特别体现的出,仁者见仁。就好比从道德经中能变化出太极拳,能悟出养生之道。从易经中,卜卦,风水,甚至于科学,人生,在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营养价值。而实际上,去探寻其本质究竟是什么。到是很简单却又不可道。用道家的说法,就是道,佛家说是无。
前几天看到曾仕强先生在电视上讲中国式管理,也谈到易经给他带来的智慧。再前些天读南怀瑾先生《易经杂说》,也蜻蜓点水地提到了易经于管理的应用。
曾仕强说了四个字,八面玲珑。
先由八卦的思想来说,一个卦象除了本身之外,还要考虑到错、综、复、杂。简而言之,错卦,是指正对的卦,综卦指反对或相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件事情,把本身看明白了,要在反面再看看,旁边也要看清楚,旁边的反面也要拿来琢磨一下。举例来说,你要跟别人谈判,自然先要站在自己的立场,设立有利条件和底线,然后站到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用流行的话说,交错换位思考。一般到此,也就很不错了。但是易经却告诉我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否定这项提案的理由是什么,站在对方立场,否定的原因在哪里,换作同事来看这个事件,正反又会是怎样。一下子就把个角度来考虑,就是尽可能完备地思考问题,做到滴水不漏。这样,也就是八面玲珑。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这就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考虑影响,考虑关系。
所以,很多跨国公司的高管,为什么适应不了中国员工和事物,因为思维的不同,不是那么直来直去,在西方,正反合三面已经不容易了。
用一个小故事来结束,说美国士兵,日本士兵和中国士兵在面对上级指挥前进,遇到悬崖时怎么办。美国人会立即停下来,坚决不跳。日本士兵会继续前行,没有命令绝对不停。而中国人则会原地踏步。实在是妙。保住性命也不发生和长官的冲突。
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柔性。
所以,在西方管理思想浸淫的现在,该了解了解,五千年文明源源不断的思想。中国人的事,还是要中国人来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