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老人为何不为九旬老母尽孝?(图)

标签:
生活好人曹宁静评论周碧华 |
分类: 乱弹天下 |
传奇老人为何不为九旬老母尽孝?
67岁的曹宁静是湖南常德的一个传奇人物,说他传奇,50年来在村里行医,仅凭简陋的设备,却不知医治好了多少患者,他在十美堂镇虾子村的家就是卫生室,现在,他每天接诊患者不下四十人次,有时每天达百人次,连乡镇卫生院都无法相比,求医问诊的患者超越了虾子村的范围,方圆数百里的百姓都慕名而来,可以说,他创造了中国村级医疗机构的传奇。
他的身世更加传奇。其父亲是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手下的一名骑兵团团长,在抗战中英勇战死。母亲当时也是战地救护员,在一场战斗中失踪从此下落不明。那时,曹宁静仅1岁多,爷爷把他从东北接回到湖南老家。从此,他靠吃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慢慢长大。50年前,凭着膝盖上的一块胎记,曹宁静在河南与失散多年的母亲相认。50年来,曹宁静每年只给母亲寄去1000元钱,只看望母亲两次。去年春节前夕,90岁高龄的母亲想念他,希望他能去河南相聚,他最终没有答应母亲。
90岁的老娘还能在世多少时间?曹宁静为何如此“狠心”呢?触及这个话题,他便眼含热泪:“我何尝不想亲娘,但卫生室每天都有数十上百的人来求医,我实在离不开呀!”原来,他把爱都献给了乡亲们。
吃百家饭长大的曹宁静长到十五六岁后,便跟懂得医术的爷爷学医,从此悬壶济世。
1991年夏天的一个日子,邻乡上河村的一位陈姓村民的孩子高烧41度多,出现抽搐症状。曹宁静诊断孩子患上了乙脑。经过简单处理后,他要求孩子父母赶紧将小孩送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孩子父母手头只有几十元钱,如果回去东借西凑肯定会耽搁时间,一时急得直哭。曹宁静马上从家中仅有的1000多元流动资金中拿出500元塞给他们,连他们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都没有问一声。
半个世纪以来,曹宁静对五保户、特困户患者就医实行医疗费全免,对困难群众、残疾人减免部分医疗费用,直到4年前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后才终止这么做。有人给曹宁静卫生室算过一笔帐,如果按医院正常的标准收费,他每年的纯收入至少在30万元以上,但他只是微利服务,几十年下来,他让利于患者不少于500万元!
村民何志强是一位吃苦耐劳的年轻人,苦于致富无门,上有老、下有小的他陷入了困境。曹宁静了解到他的困难后,主动借给何志强2.3万元,支持他办起了一家打米厂,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跑运输。1999年,何志强患上脑结核,无钱医治,曹宁静再次借给他1万元治病。遗憾的是何志强最终病故了。何志强的父母坚持用打米厂的机器设备和手扶拖拉机给曹宁静抵债,曹宁静想到何家一家老小日后生活无依无靠,毅然决定何家欠他的3.3万元一分钱也不要他们还!
最近7年来,每年春节前夕,村里的五保户、困难户、残疾户就收到了村委会的慰问金,但他们不知道这慰问金是曹宁静捐助的,曹宁静不让村支书告诉他们;
镇里修敬老院,曹宁静第一个捐款3000元;前年底,曹宁静被评上鼎城区首届“十佳善德公民”,区委、区政府奖励他1万元钱,获奖当天,他就将全部奖金捐给村里修路……
曹宁静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乡亲们,他说:“不是我对母亲不孝,我是村里的张家大婶李家姨妈的饭喂大的,她们都是我的亲娘呀!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