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吹捧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岂能贬损祖国?

(2012-07-28 09:23:28)
标签:

时事

开幕式

评论

周碧华

文化

分类: 乱弹天下

吹捧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岂能贬损祖国?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无疑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确实,开幕式新颖、放松,极具创意。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人喜欢拿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相比,并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贬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新京报》记者李蝴蝶发表在凤凰网上的评论《人数不是优势,奥运非炫耀政治的舞台》就是一篇可耻的文章!

李记者在其文章中对伦敦奥运会大肆吹捧道:“与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不同,傲慢的英国人显然是自我的、个人的、反集体主义的,要不然他们不会选择了丹尼•博伊尔来做开幕式的艺术总监……不过我们看到一个现代民主国家他如何呈现着自己的文明、自己的历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文化艺术输出的英国人,可不想向世界展示一个粗野的形象,他不要恐吓和炫耀,他要弯下腰来,让自己变的亲民、和蔼。这可是兜售创意的最佳舞台,而不是炫耀政治的演播台。”

李记者的全文都是赞美英国如何民主、亲民,含沙射影地批评中国即使向外输出文化,也是向世界展示“粗野的形象”,等等,一个中国籍记者,你赞美英国也罢,何苦借赞美他国来讽刺自己国家的文化?

李记者讽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只不过是具有人数的优势,并批评那是炫耀政治的舞台,试问,当你在赞美英国人如何体现民主时,这不也是一种政治的炫耀么?

其实,即使人类如何宣扬体育是纯粹的,但它始终饱含着政治的色彩,不然,入场式中不会神圣地举着国旗,不然,各国政要不会出席,不然,许多获奖运动员听到国歌时不会泪流满面,威尔士的足球运动员这次比赛时不唱英国国歌,还遭英国奥组委痛批哩……

就以李记者赞美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来说吧,它呈现英国工业革命这段历史时,是极端粉饰的,圈地运动的罪恶,使多少农民流离失所,那时的“强拆”“强圈”,只不过当时没有发达的传媒业,地球上大多数人不知道英国土地上发生的罪恶,等到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时,那些丑闻已成为历史。而英国殖民半个世界,杀了多少人?买卖了多少黑奴?用血腥的原始积累完成了他们的工业化,等到他们率先进入现代化后,他们开始要求其他国家的人们民主、平等、环保,把一场曾经黑暗与丑恶的历史以牧歌式表演呈现给世界,这不是虚伪的政治表演又是什么?

我绝对不想贬损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这是他们的文化,我们应该以欣赏的眼光去享受,可是,有的人竟借赞美人家而露骨地贬损自己的国家,实在无法容忍!你是外国记者也罢,而你恰恰又是服务于中国媒体的记者! 外国的媒体记者在报道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尚且没有做这种比较,而你这种吃着中国饭穿着中国衣的人,却极尽嘲讽,太伤国人感情了,国际上的媒体普遍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无与伦比”的,“无法复制”的,又岂是你一个人能否定得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