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西沙旅游是谁幽的默?(图)
标签:
文化旅游西沙群岛观点周碧华 |
分类: 乱弹天下 |


昨天不是愚人节,但中国网民绝对被狠狠地幽了一次默。昨天上午,读者们从《新京报》上获得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即西沙旅游年内向普通游客开放。《新京报》的消息来源是“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而中国之声的消息来源是“国家旅游局透露”,无论是《新京报》也好,中国之声也好,国家旅游局也好,绝对是有“身份”的主儿,应该值得读者们信赖,因此,许多媒体争相转载这条消息,终于可以去西沙群岛的旅游了!凡中国人,谁不高兴?
岂料,到了昨天下午,又一条相关新闻发布了,即国家旅游局否认年内开放西沙旅游,首发这条新闻的是人民网,网媒中的权威。这就让网民们糊涂了,一件事同一天两个版本,而且“声称”的和否认的都是国家旅游局,这旅游局的人没吃错什么药吧?
说什么开放西沙旅游的是国家旅游局,而且详细到执行航行的船叫椰香公主号游轮,有鼻子有眼的,让人不得不相信,再说,国人蜂拥着去帕提亚,去塞班,本国有如此美丽的海岛,何必舍近求远?因此,刚刚开心了半天,如果突然又说没这回事,国民是否会懵呢?本人打开新京报网,该网首页在左侧“时政要闻”中报道“西沙群岛旅游有望年内开放”,但在同一页面的右上方,又出现“国家旅游局否认发布开放西沙群岛旅游”,这真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在中国媒体中实属罕见现象。
本人不想深究是否有外力的因素而导致这一闹剧的出现,只想说如此众多的正规媒体和国家机关,对待一件如此重大的事情如同儿戏,实在有损国家声誉。在人民网的“澄清”报道中,把报道“失实”的原因归咎于原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邓小刚发生了身份变化,这不禁让人想起一些负面事件中经常出现的“临时工”现象。既然邓小刚先生身份已发生变化,那么在之前就不宜于向“中国之声”等媒体提供有关情况,而“中国之声”等媒体的记者应该清楚,对一个已不在其位的人的发言,是不能做新闻报道依据的。
由人民网一锤定音了,那新京报、中国之声等媒体的消息便是假的了,便是造谣,联想到前几天清理整顿微博中的造谣问题,本人不禁要问,幽了咱网民一默的某些媒体,是否也应整顿一下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