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高考湖南语文题会怎么出?
第1题,字音题。
继续采用标注字音选出全都正确的一项的方式。字音将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新课标教材课文下面的注解中。特别是以前没出现过的注解。
第2题,字形题。
在语境中考察字形。每个选项都会来自于近一年来的新闻材料。应该是选出有错字的一项。错误的字将会有音近字混淆,如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形近字混淆如义愤填赝应为义愤填膺,以及意义不合语境而显示出的错误如质疑和置疑,化妆和化装等。所以,一定要火眼金睛哦!
第3题,词语题。
其加点的词语将有部分来自于新教材中的课文,且为解题的关键。而材料仍以时事内容为主,可能直接用教材中的话。出现的用词错误的错因主要是适用对象有误和望文生义。特别注意在选项中出现新词新语的情况。如“炒鱿鱼”比喻解雇,“杀手”可以指漫天要价敲诈顾客的行为或有特殊力量的行为,“作(做)秀”指表演、宣传活动、骗人伎俩等,“快餐”可以指肤浅没有价值的东西,等等。
第4题,病句题。
材料基本上是媒体上使用过的句子。病因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为主。还要注意一个不合逻辑事理的错误。
第5题,语用题。
此题存在变数,可能是连贯题,也可能是一个新题型。连贯题是一个老题型,也是高考试卷的常考主流题型。但湖南有可能在这里进行一点改革,以照应必修教材中的梳理探究内容。去年考了一个对联题,实际上已经开始关注梳理探究了。如交际中的语言使用: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等;修辞无处不在等内容。
第二大题为文言文阅读,材料可能与湖湘文化有关,如涉及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王夫之,左宗棠,周敦颐,刘禹锡,贾谊等人的传记或散文。此题的材料今年极有可能选择传记类文章,而并非一定是古代散文。
第6题,实词题。
实词不一定是以前规定的120个,但只要放在语境中代入解释去推断,就一定不会很难。代入所给解释,在语境中能解释清楚就是对的。特别注意那些词类活用的现象表现在理解上的出错。
第7题,虚词题。
文言虚词按高考出现的频率可以分为三等。不妨称之为“春秋五霸”:而、其、以、于、之;“战国七雄”:何、乃、所、焉、为、因、与;“六国论”:乎、且、若、也、则、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应该会考“乃、之、以、其、乎、焉”等。
第8题,断句题
断句题肯定是一个选择题而不是划线题。这个题目不会很难,他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考察意义,象征湖南新高考的新体现。判断的标准主要是两个:对称句式和文言虚词。
第9题,文意理解概括题。
这个题的难度不是理解,而是细节!错误总在细微处!一定要把原文中的根据找出来,自习查对理解,凭感觉做题十有八九要做错!
第10题,翻译题。
两个题,每个的得分点为4个,语意通顺再记1分。所以要字字落实,语意贯通,至少也要意译出来,总能得点分。得分点主要是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多义字、特殊句式等方面。
第三大题。古诗文。
第11题,诗歌鉴赏题。
可能是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尤其是阮籍、陶渊明、谢眺谢灵运、左思等人的诗。魏晋南北朝的诗歌要注意两个背景,其一是九品中正制的用人制度,让很多寒门学子上迁无门、怀才不遇,于是思想情感常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埋怨社会不公等;其二是政治黑暗,对文人迫害。所以此时的文风含蓄委婉,常在写景中抒情。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等。
第12题,默写题。
新教材有39篇要求背诵默写。但新教材中有而老教材中无的11篇,如《定风波》、《春夜宴桃花园序》等,新老教材都有而老教材未作背诵要求而新教材有要求的8篇,如《过秦论》、《归去来兮辞》等。
第三大题为论述类文章的阅读,可以肯定是论述类而不是就自然科学什么的。
第13题可能是一个概念解释题。要特别注意选项正确但答非所问的的情况;
第14题是一个文意理解题。要全面理解文意,方可答题准确。
第15题,是一个简答题(简单的探究题),一般分析文章结构或理清一个段落,一个层次一点,分点作答,答三点!
第四大题,文学作品的阅读
以小说和散文为重要,尤其是小说!要注意环境描写、情节安排的特点、人物形象、语言赏析等方面。要注意梳理答题的模式、思维的角度、专业术语等。一定要有分点作答的意识。探究题是今年的热点,不会很难,但一定要注意,重在探究、说理。堆砌原文材料或者语无伦次重复啰嗦,得分也是很低的啦!
第五大题,选做题。
第20题是一个个性化解读的文学文化类阅读题。可能是一个故事,一则寓言、文化经典中的一个段落、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片段等。
第21题是一个新闻短评题。材料来自2009年5月到2010年4月的新闻。可以不要标题,但主体部分的结构要清晰。先观点、再分析,分析要有理有据,重在有理,要能分层次分析。
第六大题,作文。
还是议论文或记叙文。可能是材料加命题的作文。要求要文体分明。记叙文以情取胜,讲究真情;议论文以理取胜,讲究逻辑力量。很多考生认为记叙文以情节取胜是错误的,是舍本逐末;也有很多考生认为议论文是看观点是否深刻、是否多举例,其实不然,议论文要得高分,一定要讲逻辑力量,多运用几种论证手段,而不是只有一种即举例论证。除了举例论证外,还有比喻论证、因果论在、假设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
作文题:如“呼唤”;“我看——”;“融”;“同行”等。审题关键是要切题!要抓住本质立意来写。如“窗”,不能写透过窗户看到什么事;可以写开放、积极、阳光的心态,可以写有选择的接受和学习(纱窗),可以写现代社会的信任缺失和人心冷漠(防盗窗)等。
今年高考应该不难,会照顾新教材。但究竟怎么考,只有两天了,我们拭目以待。
注:这是一位叫苍梧望云的老师预测的,他是湖南某重点中学高三把关老师。我家没有高考生,但我特地将此文转发,希望对常来我博的朋友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致谢苍梧望云老师!
文史乱侃:
周碧华:禅不是一枝花
白居易为何要玩朦胧?(图) 
哪个才子竟让青楼女洗手不干了(图)
谁害惨了清朝守寡的才女?(图) 
苏轼为何拯救杭州风尘女?(图)
战场上谁敢拿命赌风流?(图) 
13岁女孩为谁坚守5年贞操?(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