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是青歌赛的一副“春药”么(图)

标签:
娱乐明星八卦青歌赛余秋雨评论周碧华 |
分类: 乱弹天下 |
余秋雨是青歌赛的一副“春药”么
央视“蓝色经典天之蓝”杯第十四届青歌赛进行到目前,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收视率低得连索福瑞公布数据的勇气都没有。有人埋怨说,这是因为此届青歌赛取消了文化素质考核这一项,余秋雨大师没有现场布道,所以才出现青歌赛极度疲软的状态。
根据这一说法,没有余秋雨大师的青歌赛,就没有兴奋点。其实,恰恰是余秋雨的介入,而断送了青歌赛文化考核这一关,因为到上届青歌赛,余秋雨先生在评委席上的表现,已令观众忍无可忍。秋雨先生确实满腹诗书,语言表达水准却实在不敢恭维。具体表现为他压根就没弄懂青歌赛演唱与文化考核的主次关系,没有学会控制发言节奏与时间,没有观察现场观众的反应和选手面部表情的变化,只顾自己陶醉在对某个知识点的拉拉杂杂的表述中,结果造成了喧宾夺主。在一片嘘声之下,组委会只好决定此届青歌赛取消文化考核。
这真是割掉坏死的皮连同好肉一起扔掉了,此届青歌赛收视率走低,却给人们一种错觉,以为是缺少了余秋雨大师的缘故。其实不然,而是缺少了文化的缘故。
众所周知,青歌赛是选拔演唱人才的“黄埔军校”,许多已为大众所熟悉的歌唱演员就是从青歌赛上脱颖而出的。设立文化考核这一项,目的是选拔具有综合素质的演唱人才。但不要忘了,人才是要不拘一格而选拔的,假如要木匠出身的齐白石考英语,那他绝对不能过关,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大师级人物。以前几届青歌赛结果来看,许多有演唱天赋的选手,都败在了余秋雨大师的嘴下,从而给他们的艺术生涯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这样说,不是要否定文化考核,恰恰相反,我认为文化考核这关不能缺少,此届青歌赛收视率低便是例子。关键是考什么文化和由谁来考的问题。如果延续余秋雨式的文化考核,即百科知识问答,那么许多大学中文系学生不一定能过得了关,更何况专攻演唱技能的青年演员呢?所以,青歌赛的文化首先是弄错了方向,应该紧密联系选手的专业,主要考核音乐理论及相关知识,音乐文化也是文化,并不是历史地理文学类就代表着文化的。若是文化的方向调准了,至于是余秋雨还是于丹来当评委都不重要了。要拯救青歌赛,别把秋雨先生当春药!
娱乐八卦:
宋祖英不必走性感路线(组图) 刚出道时的宋祖英像野花一样 (图)
宋祖英玩骷髅意味着什么(组图)
偶像剧之母柴智屏为何相中颖儿?(图)
芙蓉姐姐为何能上教材?(图)
张柏芝二少爷像公公有何不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