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从商的若干猜想(图)
标签:
文化历史人文余秋雨工作室马兰包装评论周碧华 |
分类: 乱弹天下 |
余秋雨从商的若干猜想
秋雨先生终于经商啦!这是我意料中的事。从他东奔西走担任评委、受聘各地文化顾问等等,我知道他已如我们凡人一样,将他的文化碎片搜罗完毕后,书斋里是坐不住了。
前几天,他在网上的东西突然多了起来,与人论争是大师还是老师啦,我就预感这是一种策划。果然,几天之后,“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挂牌了,而且由沈副市长亲自授牌。这与天底下若干个工作室成立不一样,大师的工作室从挂牌起就是高起点的。
秋雨先生走经商这一步,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个市场经济时代。但我想决非他本人之意,一定有无数的人在撮合:您的名字就是品牌,就是价值,不使用就是浪费!
而且,秋雨先生年轻貌美的妻子正好适合承担这项工作,当个实际的操盘手,或是老板娘。演戏不可能演一辈子,通过这些年来的洗礼,马兰的社交能力应付官场与商场已绰绰有余,在一次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五朵金花的联谊会上,其他四朵都还很本色,马兰与其他姐妹味道就是有些不一样。
(设计独白)秋雨:阿兰呀,牌是挂上了,可我不会做生意呀
这很好,夫妻取长补短。秋雨先生毕竟还是“呆”了一些,青歌赛上喧宾夺主就足见他不会察言观色,多少还有些学者气,要在商场打拼,还嫩了些。那么,只要他的名字就行,下面的策划团队在马兰的指挥下,文化生意不愁没有单子飞来。至少,今后的讲课费再不会出现于丹8万秋雨3万的尴尬局面了。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挂牌后,开展些什么“工作”?干脆直截了当吧,谈什么工作,就是生意。既然挂牌都由一帮权力人物参与,我敢肯定,在上海市举行的“世博会”,如果“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没有介入进去,那就是一大损失。而只要接得一笔业务,就有可能上千万。此外,记得去年秋雨先生到贵州一偏远地方呆过,后来写了那里是美人碰面的地方这么一篇文章,因此,最好的生意,赚钱最多的生意,应是帮助某个地方包装旅游业。
所以,“余秋雨大师工作室”的主要工作内容,将极有可能是“包装”业务,继而是出版业务,直到将余秋雨三个字的每一个笔画都拆解完,都被挖掘出商业价值后才罢手。
(新浪文化博客导读)
文化评论:
诗歌作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