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桃源

(2006-06-26 08:57:17)
分类: 散文散章

http://www.66sc.com/Files/BeyondPic/84769711835143744.jpg

 

秋桃源

 

桃源似乎是在春天出生的,一笔一画间都藏满了春色,即使你未到过那里,也可以嗅到她千年的桃花气息。三月末四月初,一树树桃花宛若出闺的女子,簇拥着站满了山山岭岭,甚至枝连枝手牵手似地进了县城,春风里传来她们的窃窃笑声。然而,当大地收藏起春光之后,桃花一夜间香消玉陨,桃源一地落红,星泪点点,这凄艳的场景叫人多少有点黯然神伤!

我在桃源生活八年,总是不忍推开窗户面对春天,我知道春天的桃源是短暂的,那种浮艳和繁荣仅仅是一瞬。而秋天里的桃源不动声色,就像坛桃源米酒置放在沅水岸边。当白鹭来临,它翩翩的飞翔便给秋天的桃源一笔一笔地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清晨是带露的桃源,黄昏的桃源浮在薄薄的雾气里似乎变轻了,白天呢,桃源层次分明。   

    从西渐东,桃源越来越矮,西部的武陵山余脉与天空争高,远望去座座山峰融进了蓝空里。越往东,山便渐渐失去个性,成了浑圆的一团。稻田在山间或宽或窄,高高低低,虽然稻子已装进农人的谷仓,稻茬上还残留着稻子的余香,如果你深深地吮吸一口,你会体味出它饱含大地的体温和劳动的意义。

沅水切开武陵山,带着楚文化气息,直走洞庭,沿途左一条溪,右一条汊,让桃源一半湘西味,一半洞庭风 。那溪那汊,像些根须植入桃源体内,滋养她的春夏秋冬,繁衍出一个个村落,一个个集镇。在这秋里,江也好,溪也好,都收敛了她的锋芒,沅水更是消瘦了许多,沿岸沙滩上都有倒扣着的渔船,像倦了的渔人伏在那里,露出油亮的脊背……赶场的日子,澄澈的桃源水便映出桃源秋天的面孔,农人们或驾船或驾车,将秋亮了出来,板栗、桔柚、花生、草药……     炒熟了的板栗香得入心,街头巷尾,家家都闻了个够,城里人恨不得把农人的板栗树也买了去,除了零吃外,还将板栗与鸡炖了,做成了一道名菜。秋天的场上,农人的智慧一览无余,在农人得意的吆喝声里,桃源腔更高了。

天高云淡,正是整饬屋场的好时节,富裕的 农人拆了旧房盖新楼,上梁时忘不了系上 红丝绸放一阵鞭炮,米酒醉自己也醉了乡亲。而沿着古驿道往西南的山里去,农人则牢牢地守着祖传的吊脚 楼,晴朗的日子里涂一遍桐油,吊脚楼的脚架又硬朗了,像巨大的鸟巢歇在林间,一家老小又可暖暖地度过一个冬。 

    在春天很是喧闹一阵的桃树,无言地站在 秋里,只开花,不结果,注定了只能做做摆设,不像那一粒黄豆或一粒芝麻,从鸟嘴里随意坠落在大地上,都能为农人带来收获的快乐。在春天保持沉默的一些树木,却在秋天成了主角,就连枫树、梧桐,也悄悄地换了脸谱,红叶和黄叶,深深浅浅,给青山绿水的桃源平添了丰富的表情。

   沅水边的几个平原乡镇,多年不曾听见的打硪号子又响了起来,夏天的那场洪水强 盗般践踏了农人的家园。现在,成千上万的民工修补着桃源的伤口,号子震天,人流如织,桃源的秋,也就比往年多了份喧闹,少了份秋意。  

?/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女性苏州
后一篇:在湘西的边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