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痛苦的心理学意义

(2023-09-17 11:07:41)
标签:

痛苦

心理学

吴剑

分类: 医院管理、发表文章

痛苦的心理学意义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22年12月25日发表在某刊物

    早在30年前,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国家心理治疗师标准制定者许又新教授曾就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说过,惩罚性教育是必须的,特别是在涉及儿童生命安全教育的时候,如遇到刀、水、电、火等危及生命的时候,体罚是应该的,效果很好。他说,体罚能够使儿童产生强烈的记忆,甚至终身难忘,当然也就确保了他的生命安全。他其实说到了一个心理学问题,就是痛苦的意义。

痛苦是一种令人生厌的心理体验,从发生学角度看,生命总是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的,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出现了心理问题,如受虐狂。但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痛苦心理体验有保存生命的意义,快乐心理体验有发展生命的意义。因为痛苦是一种危险警示信号,提醒生命遇到危险了。如果一个人没有痛觉,那是极其危险的。台湾有一个人天生没有痛觉,结果一条腿烧没了,他还不知道。所以,服刑人员在监狱这样环境中产生的痛苦是正常的,是一种社会惩罚,有助于反省、思考、改造、成长。而且往往痛苦的程度,与觉悟的程度有关,所谓痛定思痛,痛改前非。

从生命的适应角度看,人对痛苦无法适应,对快乐是可以适应的,这同样具有心理学意义。所谓痛苦无法适应,就是同样水平的痛苦刺激,每次的心理体验是一样强烈的,如果体验程度下降,那生命就危险了。而快乐是可以适应的,就是说每次想得到同样水平的快乐,需要不断加大刺激力度,直到快乐到死。这就是吸毒为什么会产生成瘾性、依赖性。服刑人员如果为了避免下一次产生同样的痛苦,那就需要好好改造,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痛是身体方面的,苦是灵魂层次的。苦其实往往能够震撼人的灵魂,所以灵魂极苦可以导致抑郁症,甚至自杀,来获得解脱。但是因为苦,为了实现灵魂的救赎,就要通过学习、思考、行动、劳动,来得到人生的真正觉悟,走上新生的道路。而且心理学认为,大约70%的人,可以实现挫折后成长,这样的痛苦才有意义,而不是白吃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