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的危害?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21年1月22日
我最近突然喜欢,吃不洗净,不削皮的水果。因为,古人说,不干不净吃了不病。
一、干净也是相对。在临床心理咨询治疗强迫症的时候,特别是一些洁癖患者,我告诉他们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干净,绝对的脏。干净和脏是相对的。茫茫宇宙,我们看起来是真空的,其实有基本粒子,各种射线,甚至还有人类无法测量的暗物质。医院的层流手术室,也是相对的,所谓万级,就是允许一立方厘米有1万个细菌。强迫症患者讲干净,他们就是讲手是不是干净,就反复洗手,不停洗手。其实他们其他地方不干净,至少肠道充满细菌,大约几公斤。说到身体干净,灵魂干净。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他认为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虽然她是妓女,但是她的灵魂是干净的。而有的人,身体很干净,甚至道德有洁癖,但是他们的灵魂很肮脏。佛教说的净土,事实上,我非常担心中国佛教净土不净,毕竟市场经济的理念,如汹涌澎湃,无孔不入。我们的灵魂干净了,看一切都是干净的,苏东坡的故事就是这样说的。
二、太干净不太好。当然,我们的生活需要干干净净,上世纪,我们人类许多疾病,与卫生有关,所以我们需要爱国卫生运动。打扫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等。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传染病特别多,大约是我们环境中,没有一点点抗生素。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翻天覆地。我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去父亲单位澡堂洗澡,那一冬天就一次,现在我每天洗澡。但是,但是,现代人的疾病,大多数是生活方式疾病,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太干净不见得好。如我在研究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学习困难原因。农村发病率很低,城市发病率很高,大约达到70%,其原因就是城市化,网络化,孩子只能接触学校,家庭,环境干净,一尘不染。当然,换个角度看,是环境微生物没有了,代替的是化学品,城市道路,家庭装修,都是化学品。我们的孩子刺激太少,过分单一,事实上,不少疾病就产生了,如哮喘。城市微生物环境的问题,太干净,不仅没有灰尘,连微生物也没有了。我这几年在研究益生菌与肠道健康,我们环境中微生物问题,益生菌大幅度减少,导致很多疾病,甚至新冠肺炎的病毒,可能不无关系。在西方开始思考,幼儿园的孩子,需要玩来着森林的泥巴,因为那有益微生物,就是益生菌比较丰富,在不断与人体进行交换。
三、带点脏也不错。不干不净,吃了不病,其实有朴素的健康道理。为什么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他们的某些方面的健康状态比不少城市居民好,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不干净,带点脏的环境中,免疫力很高,抵抗力很强。蟑螂,苍蝇就生活在这样环境中,他们不会生病。当然,我说的所谓脏的环境,实际上就是大量微生物的环境。大自然本身就有自然平衡,自然净化的功能,很多事情我们人类还是不了解,就不能简单否认。可是,我们的很多城市孩子,其实就生活在一个保温箱的环境中,他们的体重看起来很强壮,其实很虚弱。心理学也是这样,如果父母给孩子过度的保护,往往孩子的心理抗挫折能力很弱,一遇到人生风雨,往往就不堪一击。吃饭也是如此,人需要吃五谷杂粮,不能过分精细,不能过分单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