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中医院的发展思考

(2020-12-08 07:54:05)
标签:

中医院

中医药

传统文化

李时珍

中西医结合

杂谈

分类: 卫生经济
关于中医院的发展思考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20年11月18日
      这几年,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一与中国高度重视民众身心健康有关;二与中国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有关,毕竟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典型代表,最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三与中医药面临的严重危机与挑战有关。
     多年前,我与福建省卫计委中医处处长陈端生,一起去北京市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会议,他对中医药事业未来忧心忡忡,对中医药发展有很多真知灼见,他认为发展中医药需要整合资源,县市区中医院情况不好,不如集中精力做好地级市中医院。这几年,我与南平市肛肠病研究会会长,医院肛肠科主任许国城,也是在不断探讨中医药的未来发展思路,如中医院纯中医的问题。
     一、强化地级市中医院。就是一个地级市,全力以赴办好一个中医院,人口多的,经济好的,特色强的地级市,办好二所中医院。对中医药的发展,整合资源非常必要,撒胡椒面儿的方式,效果不好。如何发展地级市中医院,规模要扩大,专家要增加,专科要加强,特色要明显,科教要突出。除了必要的西医西药外,西医西药需要压缩。重点做好1-2个国家重点专科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能够与综合性医院形成竞争。同时做好中医药纵向一体化发展,如中医养生保健,制剂室,中药材种植,中医药文化科普,中医规培教学等。
     二、弱化县市区中医院。残酷的现实就是绝大多数县市区中医院,已经完全萎缩。不少地方总医院合并了中医院,县市区中医院名存实亡,能够活下来的,也是奄奄一息。弱化县市区中医院,不是放弃中医药,而是全力以赴办好县市区医院的中医科,发挥特色,保存火种。
     三、全面思考研究中医。1、全面思考,中国中医药到底怎么办?大思考,大研究,大辩论,大决策,唯有改革,甚至革命,中医药才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是否需要成为完全独立的机构,独立的系统,由中医药人来管理中医药;2、中医教育,中医药教育怎么办?国家似乎出台了中医药教学改革,仍然不痛不痒,仍然西医痕迹,能否确定必要西医基础学习,许国城主任认为,不懂西医的中医,非常危险,不少西医检查,西医诊断,还是挽救生命的。如阑尾炎,还是西医微创手术好。中医药大学需要压缩西医学习内容,大幅度增加中医药的内容;3、中医思维,我参加国家中医规培会议,会议反复强调中医思维,现在医学生,从小的科学理念教育,形成了顽固的西医思维,关于中医整体思维观必须洗脑,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味中药对一种症状的狭隘思维;4、中药发展,中医可能毁灭在中药,这不是危言耸听。中药还是人类未来药物的宝库,也不是空穴来风。西方的化学药品,已经走向穷途末路了。不少西方药业巨头,在拼命使用现代化技术,研究中药,我们还是茫然不知。我曾经说过,全世界的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也是中药的未来方向,也是全世界人民健康的研究思路;5、纯粹中医,据说东南亚的中医药,基本上都是纯粹的。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这些理念是否真的符合中医药发展的规律性,值得我们反思。中医就是中医,西医就是西医,分道扬镳可能更好。让中医摆脱西医的束缚,一骑绝尘去吧。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一个国内著名中医大师说,中医就是比西医先进,我同意。如何先进,我们时代呼呼真正的中医大师巨匠,现代李时珍,现代张仲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