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的幸福来自舌尖

(2020-08-07 14:02:16)
标签:

中华

美食

舌尖上

美国

文化

分类: 我看世界、每日一图
中国人的幸福来自舌尖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20年7月22日
      中国人的幸福与财富,与健康有关。但是,具象一点就是舌尖上的中国人。
      一、西方很可怜。中国是饮食大国,美食大国。这一点,西方人是心服口服的。即使说的法国美食,对中国美食来说,那是小儿科的事情。每天看着美国人吃饭,就是牛排,汉堡,牛奶,西蓝花,极其单调,乏味。纯粹就是吃饱饿不死而已,全世界的肯德基,麦当劳,就是一个味道,无聊至极。当然,西方饮食也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没有污染,讲究科学。其实,那也是少数人的事情。比较起来,我们中国人的美食是幸福得不得了。
      二、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鸟为食亡,菜篮子工程。5000年的中华文明,领导人始终把人民的温饱放在第一位置。新中国,更加重视温饱问题,改革开放的第一成果,就是解决了老百姓的温暖问题。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是我们小时候的人生目标,现在完全实现了。我们小时候,问候别人的第一句话就是:吃了吗?现在中国人的恩格尔系数,降低到很低水平。现在年轻人大多数没有饿过,所以没有饥饿的体会。全世界,饥饿是最痛苦的,中国古代无数农民起义,绝大多数是因为饥饿。稳定压倒一切,基础的基础,就是老百姓不能饿着。想想,中国政府为贫苦地区孩子的营养餐,确实尽心尽力。
     三、味道的记忆。人的心理活动中,味道的记忆是最原始,最深刻的。我曾经说,全世界最好吃的一是饥饿,二是味道。妈妈的味道,童年的味道,使我们终身难忘。我们中年人,为什么肥胖很多,因为对肉味的记忆思考,欲罢不能。妈妈做的菜,为什么好吃,因为与情感关系最密切。当然,基础还是妈妈需要会做菜,而且每家每户的菜都不一样,当然记忆犹新,刻骨铭心。现在许多年轻妈妈不会做菜,习惯外卖,可能是一种缺憾。为什么我们能够记得童年的事情,大多数与美食有关,那是乡愁的一部分,因为中国的地方特色美食,浩如烟海,美不胜收,北京人喜欢豆汁,我家乡人喜欢炝红虾,绝无仅有的美食,只能回家乡才能有。为什么我们家人聚餐,同学聚会,朋友相聚,都是以吃饭,喝酒形式出现。因为味道与感情,味道与快乐,味道与幸福,密切相关。中国美食,就是一个鲜,西方人就无法理解。这些是需要心去体验,大家用心在一起分享,感情能够不加深吗?
     四、美食的文化。美食的功能强大,与经济,与消费,与商务,与文化关系密切。一个人如果不是吃货,就是没有品位。品位,也是品尝味道。中国人的美食,讲色香味俱全。这一点,西方人开始学习,并且引进了科学,实验室开始研究咖啡的温度与味道的关系。但是,西方人还是无法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奥秘,就是千变万化。因为人是千变万化的,食材是千变万化的,这样的变化,产生了中华美食的无限可能。如同中国围棋一样,奇妙无穷。无限变化,产生艺术,产生文化。我们老祖宗真伟大,汉字可以产生书法,饮食可以成为文化,只有中国人才能有这样的想象力,幸福感。艺术与科学,有时候是格格不入的。科学讲规律,艺术重变化。如果科学介入美食,美食就可能变味了。美食的变化,产生我们心理神奇的精微体验,实际上这样的体验,就是一种幸福感。所以,中国人的美食带来幸福感,幸福感来自美食体验。这些是西方人永远读不懂的,甚至产生莫名其妙的误会。当然,一旦他们了解中国,了解美食,那就念念不忘,流连忘返,中华美食是征服西方人的神器。当美国人忙着打仗,中国人忙着美食。美国人啃干面包,中国人品味大闸蟹,幸福立刻见分晓。立国400年的美国,能够与5000年的中国比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