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焦虑并非坏事

标签:
焦虑应激生活事件心理危机 |
适当焦虑并非坏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心理援助知识(四)
心理咨询师
2020年2月11日
热线电话是一个女性打的,她说她这段时间,感到紧张,害怕,焦虑,不安。不过,她立即解释,她没有去湖北省武汉市的疫区,也没有新冠肺炎患者接触,身体平时还是比较健康的。其实,她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
我们人类是一个非常完美,精致的作品。一切反应机制,都是有道理,必须的。如疼痛,这个让人烦恼的体验,就是人类健康的保护性机制,如果一个人没有疼痛感觉,那生命就不安全了。同样,人类在遇到危机事件时,出现的应激反应,也不完全是坏事,而是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危机性生活事件时,绝大多数人,会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处在一种应激状态。所谓应激就是一种准备,动员的应对状态。一个人遇到老虎,为了确保生命安全,你就必须这样准备,动员。要么搏斗,要么逃跑,这些都需要紧急动员,如果仍然懒洋洋的,肯定被老虎吃了。这些反应包括,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警觉性高,注意集中,保持清醒(当然就失眠了)等。当然,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就积极查询信息(看微信,去打听),采取应对措施(戴口罩,要隔离),懒洋洋的状态,肯定也是不行的。这些一系列类似本能反应,确保我们的生命安全。
适当焦虑,能够提高我们的应激的水平,效率。过分焦虑,那就是问题了。危机消除以后,仍然保持警报状态,那就不能恢复正常生活,这是应激时间太长。或者是,应激水平太高,太强,慌了神,乱手脚,反而影响了我们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效率。所以,正确看待,应对,理解,接受,生活事件中的焦虑,是缓解焦虑情绪的第一步。(南平市社会心理服务队,南平市心理卫生协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