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是一种文化?
心理咨询师吴剑
2020年2月2日
目前,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2018年,中国的公开数据是3200万人,我们需要对抑郁症进行深度思考。
一、抑郁经济。很多年前,有的说,全世界销售量最大的药品是安定。现在,可以说,全世界销售量最大的药品,可能是抗抑郁药物,其品种也是很多。在中国,药品销售是靠医药代表。在美国,药品销售是靠降低诊断标准,毕竟抑郁症的诊断主观性很强。抑郁症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很重要,其实,人类的文化,体育,艺术等活动,或多或少都是有缓解消极情绪的作用。
二、抑郁文化。人类的心理障碍,心理问题,都是有文化色彩,这些跟其他生理疾病有一定差别。心理疾病是文化病,文明病。很早前,我看了一本书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神经症的发展史,是文明,导致我们人类的异化,压抑。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说明,中国人性格含蓄,美国人性格张扬,使用mmpi心理测验显示,中国人大多数是抑郁症,修订以后,这个现象才能改变。在中国也是这样,上世纪60-70年代,神经衰弱诊断很常见,跟中国学习苏联模式有关。80年代以后,神经衰弱诊断很少使用,甚至抛弃不用,代之是抑郁症的诊断。在一些大城市,白领层,抑郁症的诊断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你抑郁了吗”,大约的意思是,你工作努力了吗?其实,中国人的文化,很多与抑郁症有关,我过去接受一家杂志社的约稿,《秋愁与抑郁》,很多内容与抑郁症有关。《红楼梦》的林黛玉,日本电影演员高仓健,就是一种抑郁的美。
三、抑郁医学。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抑郁症的危害,特别是对心理健康的危害。轻度的抑郁是一种美,严重的抑郁是一种疾病,而且是一种严重疾病。我也是卫生经济方面的专家,抑郁症等心理障碍,在疾病负担中排名第二,因为,大多数自杀是抑郁症导致的,大约90%。据说,在美国综合性医院,三分之一是心理咨询师,他们的任务,是需要解决病人的心理学问题,在中国,综合性医院,心理咨询师,是摆设,是点缀而已。上世纪80年代,我听了陈敏章的演讲,他说医院门诊,三分之一的病人是生理疾病,三分之一是心身疾病,三分之一是心理疾病,我们的医学模式需要改变了,真需要改变。如抑郁症导致的失眠,往往治疗原则就错误。如抑郁症导致的躯体化障碍,这些病人诉说很多,就医频繁,症状丰富,在医院各科室就医,就是不能好,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患者还很痛苦。
四、抑郁哲学。人类为什么要抑郁,当然,一方面从生理学机制研究,另一方面从心理学或者哲学机制探讨。一定程度上说,人类的疾病,都是有存在道理。是在一定特殊情况下,产生的适应性的方法。就像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现实中无法适应,甚至影响生命安全,他就自己建构了一个系统的虚拟世界,并且在哪个世界中存在,否则他就死亡。人类的痛苦也是如此,疼痛是身体生病的信号,没有这样的信号,生命就危险了。苦闷是灵魂问题的信号,警报器。抑郁也是如此,可以说是生命,人生,人类给心理压力等,启动一个暂停。言外之意,你累了,要休息。灵魂不安,需要思考。人生迷茫,需要觉悟。如果你置之不理,那将付出更多代价。一个来访者问我,如果抑郁症置之不理,结果怎么样。我说一部分自己好,一部分严重,如抑郁症严重就自杀,一部分严重就是情绪问题,内分泌问题,身体疾病,甚至癌症问题。身体疼痛,情绪抑郁,我们必须重视。当然,更多的人,没有想到是心理问题,灵魂问题。就是想到了,也是无可奈何。中国古代,一个人失恋了,去寺庙出家,也是这样一种思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