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的死亡原因分析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9年9月10日
精神障碍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内外研究报道,中国成年人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已高达
17. 5% ,全国 2016 年底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 540
万,而且由于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实施难度较大,以及多种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尚还有很多潜在患者有待识别和管理,尤其是在精神障碍患者死因登记和分析方面,更是缺少全面、系统地研究报道。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是指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
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 6
种疾病,并纳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管理的患者。
结果显示,某城市 2008
- 2017 年共报告严重精神障碍死亡患者 722 人,男女性别比 1 0.
9。平均年龄为53岁,≥60
岁者占 39. 9%,小
学/初中 及 以 下 占 59. 6%。2008
- 2017 年期间呈陡峭上升趋势,2017 年的死亡报告患者人数为 2008 年的 20. 4 倍,尤其是近五年上升较为明显。其中
< 18 岁的死亡患者整体变化趋势较为平缓,18 ~ 44 岁和≥60
岁的患者在不同年份均为主要人群。死因顺位,排
除 其 他 死 因21. 9% ,躯体疾病为主要死因 52. 5% ,其次是自杀 13. 0% ,意外9. 0%)
和精神疾病相关并发症3. 7%。
某城市严重精神障碍死亡报告患者人数在
10年间增加了 20. 4 倍,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较一致。据 2015 年全国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现状分析报道,与 2014
年相比,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的患病率增长 13. 9%
。近年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人数增长幅度较快,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直接影响死亡患者报告数量的上升。
其次,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的病程迁延,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的诊疗方法、仪器设备、治疗药物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患者更容易被早期发现和报告。本次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为死亡报告患者的前三位病种。某城市2010
- 2014 年精神疾病死因分析,精神分裂症 (死亡率为 0. 34 /10 万)是次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0. 79 /10 万)
的第二位疾病
从死亡患者特征来看,平均年龄约
53. 0 岁,比普通人群预期死亡年龄 (2015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为76. 3 岁) 低23. 3
岁。精神疾病死亡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生命质量评分整体不高,高年龄组人群将是未来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可以进一步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健康意识,积极鼓励参加健康体检,增设康复服务机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