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好像感统失调了?
心理咨询师吴剑
2019年6月21日
小琳的一个美丽的妈妈,女儿的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让她烦恼。
她有一个女儿,上一年级了。自控力差,小动作多。烦躁浮躁,消极词汇都是使用在她。上学无所谓,读书无所谓,考试无所谓,老师批评也无所谓,一个小佛系。学习成绩一般般,回家不复习,不做题。注意力,记忆力很一般。没有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同学关系可以。孩子是剖腹产,人工喂养,整个家庭缺爱。公公婆婆很早去世,老公就缺爱。她自己的父亲,也是早去世,她自己感到缺少关爱。夫妇自然对孩子,也是关心很少,关爱不够。小琳关心孩子学习,与其他父母一样,看书,上网,知道了孩子是感觉统合失调,特别是视觉问题。左右不分,上下不分。曾经去大城市大医院心理咨询,专家说是感觉统合失调,当时,南平市没有办法训练,专家就开了药物,她拒绝给孩子吃。因为孩子不听话,不安静,学习成绩不好,父母就是打骂。当然,打骂不是特别严重,基本上都是忍无可忍的时候,打骂结束以后,孩子就忘记了,还是一样的。她感到孩子没有责任感,没有羞耻心,小琳自己感到很焦虑,能够想的办法都想了。
针对她孩子的情况,我提出一些建议,一是诊断问题,可以初步诊断是感觉统合失调,原因很复杂。实际上是大脑发育,与身体发育不协调。城市化,网络化,孩子缺少强烈,丰富,多元的刺激。当然,最好进行规范的心理检查,有没有感觉统合失调,什么类型的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的严重程度,有利于对干预的指导;二是心理干预,我介绍了一个感觉统合训练的专业化机构,带孩子去检查,评估,计划,干预。1-3年级,干预效果,如果达到一星期3次以上,效果很好。另外,父母成长,家庭干预非常重要。毕竟是在机构专业化干预是一星期3次,每次一小时,回家更多时间可以干预。父母应该有感觉挺好干预的意识,可以说一切行为都是有干预价值。家务劳动,户外活动等,就是给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刺激就可以。当然机构干预,有针对性,效果更好。另外,机构干预的同时,可以评估干预效果,适当调整干预方法,强度。家庭干预就无法实现了。另外,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更多需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幸福的婚姻。爱孩子就是跟孩子在一起,丰富家庭文化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