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尊心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9年5月19日
自尊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石,一般指个体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言行,维护一定荣誉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对个体,不仅是一种重要心理资源,与其他心理因素密切有关。高自尊往往与积极特质性关,包括主动性,应对能力,长寿,面对挑战的韧性。低自尊常常与负性生活经历有关,如物质滥用,违法行为,抑郁。低自尊个体难以从疾病中恢复,高自尊个体很少焦虑影响,低自尊个体往往焦虑影响。
生命意义感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资源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积极心理学认为,生命意义感对个体的心理功能,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高生命意义感的个体往往更高主观幸福感,更高生活满意度,更高工作愉悦度。生命意义感对个体有保护作用,有效缓解抑郁,绝望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资源。
布兰登认为,自尊是人们应对生活挑战的自信体验,对人们生活有根本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存在价值。高自尊个体不仅表现更多自信,更容易感受自身存在价值感。自尊与生命意义感明显正相关。心理控制源是指人们对行为或者事件结果一般性看法,存在内控和外控的差异。具有内控倾向的个体,认为事件的发展是由本人的行为和能力决定的,外控倾向的个体相信事件的发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如际遇,运气。内控倾向与高自尊明显正相关,内控倾向个体比外控倾向个体有更多生命意义感,主观幸福感。积极情绪与自尊明显正相关,积极情绪预测生命意义感。启动积极情绪,能够促进个体的生命意义感。
工具使用,自尊量表ses,心理控制源行为量表lcb,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生命意义感问卷mlq,包括寻求意义感,拥有意义感。
结果显示,自尊到生命意义感的双中介模型成立,自尊是通过心理控制源和积极情绪来预测生命意义感。
结果显示,自尊与内控情绪明显正相关,与外控情绪明显负相关。脑科学认为,自尊与内控情绪与海马回面积有关,皮质醇对压力的反应受到自尊和内控倾向调节,低自尊和外控倾向个体表现对压力的持续高皮质醇反应。说明自尊与心理控制源在压力应对方面的重要作用。高自尊能够预测个体的内控倾向,更倾向于认为事件的结果与自身有关,会更加努力,遇到挫折能够更好应对和解决压力,这些对事件结果的控制感让他们感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低自尊个体倾向于认为事件的结果自身外的因素有关,自身对结果影响很小,面对压力,常常不会付出更多努力,难以获得价值感,意义感。
自尊能够预测积极情绪,预测个体生命意义感。对自我良好感觉能够促进积极情绪,作为个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的积极情绪有两个功能,拓展功能,建构功能。拓展功能是积极情绪能够在短时间内拓展人们的注意范围,知行能力,建构功能就是积极情绪能够帮助人们积累感到的资源,知行资源在以后是提高个体成功应对的储备,积极情绪这些功能能够帮助个体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保有对生活的意义感。
生命意义感是一个心理资源,在现实生活中,有意识提高人们的生命意义感,对促进个体身心健康,提高个体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自尊的提升是一个缓慢过程,常常通过增加个体自尊而增加生命意义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研究说明简单的方法,积极情绪和心理控制源中介自尊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通过增加人们的积极情绪,强化他们自身对事件的控制感,能够起促进生命意义感的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