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动机的胡萝卜加大棒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8年12月19日
在心理咨询中,效果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求助动机是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求助动机,当然就没有心理咨询,就没有效果,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求助动机太弱,心理咨询的效果就一般,因为求助者改变自己,成长自我的动力不足;当然,求助动机过强,也是不好的,因为动机过强,也是一种焦虑体验。
问题是,一部分求助者,按照道理是有求助动机的,但是,他们的求助动机没有激发,甚至被扭曲,掩盖。如失独家庭的心理援助中,他们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但是他们因为悲痛欲绝,到了拒绝帮助的程度。如网瘾,也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往往拒绝帮助。求助动机不足,往往是心理障碍的本身表现,如抑郁症往往求助,但是严重的抑郁症,求助动机就不足。当然,对父母的敌意,对心理咨询的误解等原因,也影响求助动机。面临求助动机不足,我们应该怎么办?
按照心理咨询的原则,不求助,不咨询。谁求助,谁咨询。看起来道理不错,但是我们面临的是复杂的问题,如一个孩子的心理问题,明显是需要帮助的,但是孩子求助动机不足,拒绝帮助,父母烦恼啊。我们心理咨询师不能见死不救,所以,激发求助动机也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不能因为心理咨询的原则,不能因为上门服务吃了闭门羹,丢面子,就不去服务。针对求助者的求助动机不足的问题,行为主义无非是胡萝卜加大棒。
一是积极引导。就是增强求助动机的胡萝卜。1、亲人引导,包括求助者的父母,亲戚,朋友的积极引导,鼓励,支持他去心理咨询;2、适当解释,一部分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误解,如认为是精神科,如诊断是疾病,这些就需要去解释;3、改善关系,一部分求助动机不足,是因为亲子关系紧张,为了反对而反对,我们每个人往往听关系好的人的话,不是听有道理的话,所以父母可以适当在其他方面宽容一些;4、禁止打骂,打骂,只能加重问题,对解决问题没有一毛钱好处;5、提供信息,大部分中学生还是知道心理咨询的,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提供心理咨询的电话,qq,微信,一部分求助者会自己求助的;6、耐心等待,教育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耐心,心理咨询也是如此。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战略需要急,战术需要慢;7、生活照料,不能因为孩子不去心理咨询,就不给吃饭,生活照料也是一种接触;8、多元方法,有时候跟孩子面对面谈话比较困难,可以使用电话,短信,微信,qq进行接触,甚至写信也是好方法;9、眼泪力量,母亲往往引导孩子心理咨询的最好方法就是眼泪,示弱就很重要。
二是适当推动。就是大棒的压力。心理问题当然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效果就好。如果一拖再拖,问题可能更加严重,解决起来更加复杂,所以不能无限制拖延。这些就是象解决台湾问题,还是需要积极推动的,就是态度要坚决,方法要温和。1、红脸黑脸,父母需要父亲黑脸,就是实施压力,母亲需要唱红脸,所以大棒的事情父亲做;2、适当压力,压力需要适当,压力过大,往往崩溃,甚至孩子自杀风险,压力的力度,需要孩子感到如果不去心理咨询,事态更加严重,父母不能容忍;3、经济压力,有时候,为了改善关系,父母给孩子不少经济好处,他就可以舒舒服服生病,并且拒绝帮助,拒绝成长。所以,不能太多好处,收紧经济管理措施;4、提醒后果,可以适当提醒,如果拒绝心理咨询,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孩子的未来,孩子的幸福,就可能渐行渐远。5、严重后果,确实一部分拒绝求助的孩子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那就可能需要强制性送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如果长期使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仍然没有效果,适当时候可以把这样的信息传递给求助者,世界上没有不能说的话,只有说不好的话,关键还是方法问题。我过去在心理医院工作的时候,一部分求助动机不足的求助者,父母强制性准备送精神病医院,结果孩子还是选择了心理医院,选择了接受帮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