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局
吴剑
2018年2月7日
刚才去了邮电局,因为我订阅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杂志社需要邮电局汇款,现在很少汇款了。我感到博客象马未都一样,一些怀旧。那我们就对邮电局怀旧吧。
小时候的邮电局,那是一个小镇的重要机构,邮电绿不能忘记。邮递员骑自行车走户进村,因为那时候信是老百姓的主要通信工具。写信,寄信,盼信,读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生活。我在医院生活,邮电局送的报纸,也是必不可少,特别是《参考消息》。也经常听别人说拍电报,如何用最少的字,把事情说清楚。如:母病,速归!一字千金的感觉。那时候打电话,也是需要去邮电局,接线很慢的,需要接线员操作交换机。当然,医院有一部电话。
上大学了,学校有信箱,寄信方便了。另外,取父母的汇款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不象现在的银行卡方便。上大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生活,就是去邮电局买邮票,集邮。那时候,开始有生肖票,我就开始购买了,向同学学习的。以后这些邮票,特别是纪念封邮票,还是需要通过关系,要么就自己去排队了。感到邮电局工作还好。
工作以后,邮电局的变化就越来越大了,购买bb机,安装电话啊。一个小小的bb机,需要几百元,没有流行几年就销声匿迹了。家里安装一个电话,需要初装费几千元,还是通过朋友关系,减了一点点。因为是单位领导,单位发了一部摩托罗拉的手机,有天线的。几百元的卡费,也是单位报销。邮电局,我一样的爽。我还在上世纪90年代,与邮电局合作,办了心理咨询热线,大约1-2元一分钟,与邮电局分成,当然热线电话没有热起来。
以后,邮电局就每况愈下,中国电信从邮电局分了出去,中国电信的日子火,邮电局的日子难受。写信,寄信的人越来越少,最多就是广告信函。不过,每年年底,贺年卡是邮电局的热。在人民医院,我每年都审查印刷贺年卡上万,然后通过邮电局寄去。医院的院刊,也是联系邮电局,他们给了一个名址库,所谓现在的精准投送。我个人去邮电局比较多的,就是经常在报纸,刊物发表心理健康科普文章,拿稿费了,邮电局的人,都认识我。偶然,逢年过节,给父母寄一些土特产,也是通过邮电局。邮电局以后又改革了,成立了邮储银行,跟邮电局没有关系了。一个邮电局,就是这样的变迁。
现在,互联网时代,银行去少了,邮电局去少了,每次去邮电局拿一个几十元的稿费,总是抱怨,为什么报纸刊物,不使用微信红包呢?比较起来,快递公司的快递,比邮电局的快递,既方便,又便宜。微信时代的到来,八项规定的执行,贺年卡没有了。现在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邮电局是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