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围绝经期综合征干预方案(治未病知识4)

(2017-11-19 10:22:33)
标签:

绝经期

治未病

中医药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围绝经期综合征干预方案(治未病知识4

吴剑 摘要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概述

围绝经期综合征俗称“更年期综合征”,指女性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精神及心理症状,包括月经紊乱、潮热汗出、情志异常、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肌肉关节酸楚疼痛等。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

(一)  近期症状

1、   月经紊乱:是围绝经期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三类:①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直至绝经;②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随后出血逐渐减少而停止;③月经突然停止,这种较少见。

2、   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其特点是反复短暂的面部、颈部及胸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烘热,继之出汗,随后可出现畏寒,一般持续1-3分钟。

3、   自主神经失调症状:如心悸、眩晕、头痛、失眠、耳鸣等。

4、   精神神经症状:情绪、记忆和认知功能明显下降,有两种类型:①兴奋型:表现为情绪烦躁、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多言多语、大哭大闹等神经质样症状;②抑郁型: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内心不安,甚至惊慌恐惧,记忆力减退、缺乏自信、行动迟缓,严重者对外界冷淡,丧失情绪反应,甚至发展成严重的抑郁性神经官能症。

5、   其他:可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或便秘,咽部堵塞感,胸闷、两胁胀闷、乳房胀痛,皮肤感觉异常(刺痒麻痛或蚁行感)等。

(二)  远期症状

1、   泌尿生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出现外阴瘙痒、阴道干涩疼痛、性交困难及反复引导感染、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膀胱、直肠)膨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等。

2、   骨质疏松:表现为周身骨骼关节疼痛、易骨折。

3、   阿尔兹海默病: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类型。

4、   心血管疾病:可出现高血压,其特点为以收缩压升高为主,且波动较大;围绝经期女性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5、   新陈代谢障碍:出现肥胖、体重增加,表现为腹部、髋部、臀部、颏部、乳房  及上下肢等部位脂肪堆积,亦可出现水肿、高血脂症、血糖升高等。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判断

1、   病史:40-55周岁女性,月经紊乱3个月以上或闭经3-12个月。

2、   临床症状:以潮热汗出为典型的特异性症状,可伴有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胸闷头痛、记忆力减退、腰腿酸痛等。

3、   内分泌测定(促卵细胞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典型者呈现“二高(高FSH、高LH)一低(低E2)”的内分泌改变,且FSH/LH1.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自我干预

1、   生活起居方面:根据四季变化,调整起居作息;增加户外日照时间,保持居室通风凉爽;保证定时足量睡眠,营造舒适睡眠环境;注意个人卫生;维持适度的性生活。

2、   饮食调养:平衡膳食;三餐定时定量。

3、   运动干预:适宜的运动形式;有效的运动强度;合理的运动频率和持续时间。

4、   心理调护:自我认同——正确认知,坦然接受;自我调控——调控情绪,宽以待人;自我宣泄——保持乐观,择法宣泄;自得其乐——培养兴趣,陶冶情趣。

5、   自我监测:

     健康的自我评定:“五快”(食、便、睡、说、走)和“三良”(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记录月经卡:及时记录自己的月经情况(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伴随症状等),以及时发现异常并早起诊治。

     定期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cm)和臀围(HCcm)。

     常见妇科病早期症状的识别和记录:关注和记录阴道出血、白带异常、外阴瘙痒、下腹痛、下腹部肿块等异常,及时就诊。记录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尤其是潮热的发生情况,寻找诱因并避免发生。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乳房自查:经净后一周内是乳房自查的最佳时间,可在洗澡或平卧时用手顺时针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的顺序依次触摸双侧乳房,注意有无结节、触痛,有无皮肤改变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医疗干预

1、   依据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统的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的机体多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而其病理变化是一个逐步发生发展的过程,采用中医证素辨证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机体从“健康”“前证”“证”的病变过程和体现证的轻重错杂。李灿东研究团队已在此基础上,就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将辨病、辨体、辨证三个方面相结合,辨识“基于中医整体医学模式的健康状态”,以整体观念为核心思想,结合体质学说,形成个体化的中医临床诊疗。

2、   针灸:①体针 电针;②耳针或耳穴压丸法。

3、   推拿

4、   中药足浴:中药足浴使用精心选配的中草药水煎液,趁热在足部反射区进行熏洗,通过发挥水的温热作用、中药的特有功效及刺激人体足部反射区,使人体各组织器官、部位的气血运行通畅,调节围绝经期女性的激素-内分泌系统功能,改善机体内外环境,建立新的平衡,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减轻潮热汗出、失眠多梦等症状。

http://img1.imgtn.bdimg.com/it/u=2327228592,4245519491&fm=27&gp=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