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综合征与D型人格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7年5月6日
经前期综合征PMS是一组周期性出现的各种躯体、情感和行为症状的临床综合征,症状与经前期出现,经后消失。PMS已经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健康问题,也是典型的心身疾病,精神因素对PMS的发生起重要作用,PMS与经前期内分泌功能暂时改变有关,与个体人格特征有关。Friedman提出易患病人格,认为不是由于不同的人格特征导致不同疾病,而是所有疾病都有共同的易患病倾向的人格特征。
D型人格是指个体经常体验到忧虑,烦躁,易怒,悲观等负性情绪,同时在社会交往中抑制自己的表达这些负性情绪的倾向,甚至不愿和人主动交往。D型人格是新概念,与过去的A、B、C型人格的补充和完善,是denollet1996年提出,个体的人格特征与疾病之间的有密切关系,人格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个体的健康水平,包括心理,生理,社会适应方面。D型人格可以作为一种慢性心理危险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作用。D型人格与过度应激,不健康生活方式,焦虑,抑郁有关。
工具使用经前期综合征量表pmss密保卡偏头痛,紧张,嗜睡,失眠,腹胀腹泻,手脚肿胀,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焦虑,易激动,神经质。D型人格量表ds14,包括负性情感,社交抑制。
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率是33%,女大学生的PMS主要是以轻中度为主,与西方女性比较,抑郁,愤怒,不安,想发脾气等否定情绪反应是最具代表性重要症状。不同程度的PMS女生情绪变化(焦虑,抑郁,紧张)的发生率随着PMS的严重程度加剧而加剧,躯体症状(腹胀腹泻,偏头痛,手脚肿胀)发生率与PMS的严重程度不一致。由于情绪症状容易忽视,需要加强PMS的知识宣传,大家重视PMS的情绪症状,对轻中度PMS以心理疏导为主。
女大学生的PMS有其特点,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初潮年龄在提前,年轻女性,特别是女大学生PMS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应该重视;女大学生的PMS症状以精神症状为主,精神症状一般比较隐蔽,客观指标不充分,容易忽视;PMS的精神症状随着PMS的严重程度加剧而加剧,说明应该重视女大学生自身与月经生理有关的精神情绪问题,学会自我调节和健康促进的方法。
女大学生的D型人格检出率是32%,高于一般人群,可能是女大学生比较内向,抑制,不善交往的特点,D型人格有两个特点,负性情绪因子,社交抑制因子,其负性情绪因子直接影响心理健康,社交抑制因子,使个体在交往中抑制情感和行为表达,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人格具有稳定性,可变性,通过合适有效的方法改变自己,优秀而完整的人格是可以培养的。女大学生必要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扬长避短,把人格中消极因素转变成为积极因素。
PMS与D型人格有关,D型人格的女大学生遇到一些情感问题,容易产生压抑,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使内分泌进一步变化,出现躯体,精神,行为症状。D型人格女大学生,不愿意交往,不主动交往,社交功能受到抑制,常常是被动交往状态,其他大学生认为她性格内向,孤僻,而更不交往,其人际关系越来越差,人际压力越来越大,更容易产生负性情绪,造成PMS。
客观掌握女大学生PMS的发病情况,D型人格发布情况,了解PMS与D型人格的关系,对促进女大学生的卫生健康工作,维护其身心健康,实现从少女期到成人期顺利过渡有重要意义。
http://img.qkzz.net/magazine/1000-6729/2007/05/1499499_1_o.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