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7年2月21日
老王是我的朋友,也是位成功的企业家,他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非常自信,甚至认为体检是庸人自扰,没事找事。那一天,在我办公室做客,随便拿起血压计测了自己的血压,舒张压有95毫米汞柱,他大惊失色,忙去找心内科专家开药治疗。过几天,他又开玩笑问我高血压也可以心理治疗。我说能够!他感到好奇。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全国大约有1.3亿人患高血压。发病原因有:遗传、心理和环境、年龄、生活习惯、药物的影响,其他因素。
高血压是典型的心身疾病,也是最早确立的心身疾病,心身疾病也称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与高血压有关的心理因素有:生活事件,特别是生活事件过频、过强、过久,使身体心理总是处在应激状态,血压增高本属于人正常的应激手段,生活事件消除以后,血压应该恢复正常,时间久了,就成高血压,象驾驶员就容易得高血压,心压就转变成为血压。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许多城内士兵面对德国士兵的兵临城下,一夜之间患了高血压,就是有名的“围城高血压病”;负性情绪,生活事件,应激心理都是通过情绪来影响血压,愉快、积极的正性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不快、消极的负性情绪,短时间可以有保护作用,长期,强烈的负性情绪,影响内分泌、神经递质,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如焦虑、抑郁、愤怒、恐惧的负性情绪,愤怒是通过外周血管阻力而升高舒张压,恐惧通过增加心输出量使收缩压升高,开始是阵发性高血压,以后是持续性高血压。抑郁和焦虑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增加2倍,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6倍,死亡率增加2倍;行为模式,老王是成功企业家,是典型的A型性格:过高抱负、时间感强、雄心勃勃、不知疲倦、争强好胜、快节奏、高效率、缺乏耐心、充满敌意。典型表现是敌意,又必须压抑这样的敌意而不能表现攻击性。性格影响人的适应环境模式,应对反应模式。高血压可以说是不适应环境的结果,深层次心理冲突导致血压增高,如果有智慧缓解冲突,或者愿意面对和讨论冲突,血压也是能够降低。老王的A型性格,可以促进他的事业成功,也患上高血压,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至于深层次心理冲突,我不得而知,中国企业家不容易。
老王也是实用主义者,他更关注高血压的治疗,心身疾病强调综合性治疗原则,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兼顾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治疗。轻度高血压无需服用降血压药物,单独心理治疗就可以起降压目的,中、重程度的高血压,结合心理治疗可以减少降压药的使用,避免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在西方发达国家,60岁前的高血压病人,大部分是不使用药物治疗的,虽然我国现阶段,还是早期发现,有效干预为原则。也就是说,早期高血压病,大部分是可以通过非药物疗法,能够有效缓解,大大降低了药物副作用,如阳痿、肾功能损害等。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心理压力导致的血压过度反应,如“白大衣性高血压”,因为心理紧张,在医院测得高血压,在家中测血压不高,他们并非真性高血压,更不是难治性高血压,但往往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并且降压药效果不好,心理治疗更重要。老王可能就是这样的高血压。
高血压的心理治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疗法:一是正确认识疾病,如果对高血压本身的担心、害怕,又加重了高血压。同时,对高血压也要重视,毕竟起并发症是严重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忽视健康是一种不健康心理。在西方发达国家,对高血压进行的第一个心理治疗就是依从性,在中国就是进行健康教育,疾病是因为无知,健康是因为智慧。心理治疗有个体的、团体的,高血压患者的团体心理辅导效果也是不错的,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治疗的心理治疗的基础;二是认知心理治疗,所有的心理治疗,第一就是消除病因,减少和避免生活事件,提升应对生活事件的能力,消除不恰当的错误认知,重建积极合理的认知,促进和维护心理平衡。B型性格的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心平气和等,也是有利于高血压病的康复,面对老王的“匆忙症”,建议他制定计划,保持节奏,避免冲动。针对“好胜心”,建议他学习感恩,经常微笑,勇敢认错。同时可以结合家庭心理治疗,取得社会支持帮助;三是积极乐观情绪,对身心健康和高血压的治疗非常重要,负面情绪对身心健康有危害,《黄帝内经》所说:“精神内伤,身必败之”。得了高血压以后,人的情绪也受到影响,不利于康复。高血压病人需要保持乐观豁达情绪,树立正确人生观,加强思想修养,遇事正确面对,学习宽容制怒,倾诉心理苦闷,进行积极心理暗示,学习正面看待事件,培养兴趣爱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情绪有度;四是确立行动准则,高血压也是生活方式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和康复,严格说也是行为疗法。生活要有规律,实施劳逸结合,坚持科学运动,音乐缓解疲劳,提升睡眠质量。特别是放松训练,如生物反馈就是很明确效果降低血压的行为疗法,肌电反馈仪、脑电反馈仪、皮肤温度反馈仪、皮电反馈仪、血压和脉搏反馈仪等。另外有意念放松、呼吸放松、音乐放松、催眠放松、颜色放松等,中国的气功、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禅道,效果都不错,坚持效果更好。太极拳则是一种动作缓慢,活动柔和,动中有静和肌肉放松的全身运动,特别合适中老年人,书画疗法、园艺疗法等,也是选择方法;五是面对心理反应,高血压本身可以导致负面心理反应,高血压人群的心理问题,焦虑发生率是47%,抑郁发生率是5%。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自我控制能力差,发作性抑郁焦虑,疑病或死亡恐惧。这些就需要对疾病导致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咨询师对患者的鼓励、支持、安慰、保证是重要的。
这些知识,就算给老王的高血压依从性心理咨询吧!改变了自己,就改变了血压!
!
http://img2.imgtn.bdimg.com/it/u=1613447566,455054764&fm=23&gp=0.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