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策略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7年2月13日
焦虑是人在预感到潜在威胁时的一种紧张心理,其特点是紧张,忧虑,烦恼,害怕和恐惧。大学生面临求职,论文等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情绪。
情绪调节是个人管理情绪的过程,通过采用一定的策略,可以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情绪调节策略包括认知重评策略,表达抑制策略。认知重评策略指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及其对个人意义的认识来调节情绪,表达抑制策略指通过抑制即将或者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调节情绪。两个策略对情绪调节都是有作用,前者效果更好。情绪调节策略与焦虑的关系,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对降低焦虑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如认知重评策略可以负向预测焦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策略。焦虑情绪被诱发以后,运用认知重评策略的患者比运用表达抑制策略的患者,体验更低的焦虑。表达抑制策略会增强焦虑体验,并且会增强心血管和皮肤电系统的交感神经激活,不利于身心健康。
情绪调节外,自我调节还有认知调节,行为调节。认知调节涉及目标的设定,对目标是否达成的监测及评估,行为调节涉及趋近目标时所采用的行为策略。调节模式是个体在自我调节系统活动中趋近目标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有行为方式,包括评估和运动模式。评估模式指个体在自我调节过程中,以各种方式收集目标及行为策略的全部特征,继而继续全方位的评判和对比,以期获得最佳行为策略的心理模式,即评估模式关注决策的最优化。运动模式是自我调节过程中以改变当前状态为目的的心理模式,即运动模式关注状态的改变,强调的是做,开始做,使事情发生一些变化,而决策是否最佳不重要。调节模式与情绪具有密切关系,评估模式个体比运动模式个体的情绪稳定性更差,并且后悔情绪更多,调节模式可以调节反事实思维与后悔之间的关系,在运动模式下,加法式思维越多后悔越轻微,评估模式下相反。调节模式与焦虑有一定关系,评估模式个体具有与消极完美主义者相似的人格特点,即目标设置过高,行为优柔寡断等。消极完美主义与焦虑正相关。评估模式与拖延症正相关,高拖延症者有更高水平的焦虑。
发现认知重评策略与高焦虑联系,表达抑制策略与低焦虑联系,因为调解模式与情绪调节策略同属于自我调节系统(前属于行为侧面,后属于情绪侧面),关系密切,认知评估策略有利于降低焦虑,运动模式比评估模式更有助于降低焦虑。
工具使用,情绪调节策略问卷erq,包括认知评估,表达抑制。调节模式问卷rms,包括运动模式,评估模式。状态焦虑问卷sqi。
结果显示,男生更倾向于运用表达抑制策略,女生更倾向于运用认知评估策略,是因为父母更多教育男孩子控制情感,表达情绪被认为是没有男子气概(男儿有泪不轻弹),男生对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有更高的预期。理工类大学生比文史类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策略。可能是理工类大学生的思维重逻辑,偏理性。文史类大学生的思维重想象,偏感性。一般说,男生思维更加理性,在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进行更加周全的机会,以做出最佳决策。男生焦虑水平高于女生。男性往往被赋予社会角色的形象,自主,坚强,上进,成就感强的形象。大学四年级焦虑水平最高。
认知重评策略有利于降低焦虑水平,表达抑制策略不利于焦虑调节。比表达抑制个体,认知重评个体生活满意度更高,更积极乐观,自尊水平更高,并且体验更多幸福感。面对压力时,认知重评个体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尝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焦虑水平能够降低。
运动模式有利于降低焦虑水平,评估模式可能助长焦虑水平。评估模式由于要全面衡量目标及行为策略的优劣和利弊,这种犹豫不决,难以决定的状态使个体产生忧虑和紧张情绪。评估模式由于对最佳的完美方案的偏好导致对行为的抑制和拖延,进一步增强焦虑。运动模式是个体追求的是行动速度,不在乎行动方案是否为最佳,面对选择能够比较快做决定,焦虑水平比较低。
运动模式会加强认知重评策略对焦虑的积极效应,就是越倾向于采用认知重评策略,焦虑水平越低,这样的关系模式因为运动模式得到加强,认知重评模策略,运动模式都是有助于降低焦虑。如果个体既具有比较高的行动力,又能够面临情绪事件时采取认知重评策略进行情绪调节,两方面的积极效应累加产生更好的调节焦虑的作用。另外,评估模式削弱表达抑制策略对焦虑的预测,即越倾向于采用表达抑制策略,焦虑水平越高的关系模式主要存在于评估模式比较低的人。
![情绪调节策略 情绪调节策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