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医患沟通
--王小丹在福建省2016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班的演讲
吴剑
整理
2016年12月20日
医患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医患沟通也是一种人际沟通,人际沟通需要表达到,影响到。良好的沟通,不是圆滑,而是圆通,圆融。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工作顺利,夫妻和谐,亲子融洽。如赏识教育对孩子的夸奖,不能简单说孩子你很漂亮,而是说你很干净,因为漂亮这个词比较模糊,干净这个词比较具体,实在。
沟通的黄金法则:习惯性换位思考,关注对方的感受,感受胜过事实,通情才能达理。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真相,角度不同,看法就不同。盲人摸象是正常的现象,我们基本上都是盲人摸象,永远是真相的一部分。
中国人的面子与道理,情商就是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这些需要感知对方的情绪,控制双方的关系,面子是硬道理。
沟通次序技术:聆听,表达,探询。聆听需要听到(8%),听懂(60%),相信(6%)。听到:内容,感受,需求。如与孩子沟通,孩子说自己很丑,这是内容,你需要说出感受,如你很难受,并且提出需求,如我能够帮助你什么?孩子这样就舒服了。
沟通表达技术:说清细节,同频道交流。如患者生病,医生需要告诉患者是什么病,有什么后果,几个治疗方法,治疗的风险,患者如何配合治疗。适当选择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
觉察之道=3D沟通,肢体语言(语气,表情等)占55%,语气,语调占38%,语言内容占7%。中国人说“讨厌”,那是奥妙无穷的。在北京市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一部分律师总是能够接案件,一部分律师总是接不到案件,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没有关心当事人的心理需求,因为他们的心理需求最主要的是,案件能否赢!如何取得当事人的信任?专家对律师进行了调查,对总是不能接案件的律师进行了训练,就是肢体语言训练。戴眼镜,双扶一扶眼镜(推眼镜两边,如果推中间是会计),露出微笑,整理整理正装或者半正装,然后目光无比坚定的说:我不做不科学推理和假设。当事人感到律师非常专业,案件就接了,因为给当事人带来信任。医生也是这样,患者关心的是能否治愈?其实最希望患者康复的是主治医师。沟通中心态,技术,知识,经验,心态最重要。
高品质的沟通三个基本动作:点头,微笑,眼神。如果患者说痛苦的病情,当然不能微笑,如果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法,还是需要适当微笑。如何改善领导关系,这些方法也是有效的。如点头,微笑,笔记。因为点头代表共鸣。日本的经营之神是松下幸之助,销售之神是原一平,连续14年是日本销售第一,他最幸福的一次销售,是去寺庙向大师销售,几个小时谈话,大师一直点头,微笑,他以为一定成交,结果没有,但是他很满意。
微笑需要露出8颗牙齿,是上面的8颗,那是职业微笑。微笑是整理自己的情绪。如职业化妆,是让自己不受情绪影响,并且能够影响情绪。如果每天对镜子微笑,就能够改善情绪。医生听患者描述病情不能微笑,询问病情的时候适当微笑。
眼神也是重要的,看同性就看脸上部的倒三角,就是看眉心。表示重视对方。如果看异性,那就看脸下部的正三角,就是看鼻尖。

(图片:王小丹讲课,吴剑手机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