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模糊,不需要科学
吴剑
2016年11月19日
昨天晚上,吴茂炎等在我宿舍,喝酒,聊天,很愉快。吴茂炎爱酒,喝酒就话多,话多就有趣,样子很潇洒,言语很深刻。聊天还是我们过去一起下围棋开始的。
他说人生需要模糊,与过去说人生难得糊涂,有意思。是的,我们已经进入科学时代,甚至步入科学主义时代。科学主义不是好东西,因为科学统治一切,科学成为霸权,那科学就不好玩。科学用在军事,经济等方面,无可厚非,如果科学用在人生,用在心灵,那人生就呈现干巴巴的味道。就是说,工作需要科学(精确),生活需要模糊。象陈景润,会读书,会研究,但是不好玩。象爱因斯坦,也研究,通音乐,很有人情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现在许多人,非要去削足适履,结果就是邯郸学步。中国饮食,美酒,围棋,阴阳,处处都是模糊思想。这里就丰富多彩,变幻无穷。就说饮食,为什么中餐大有一统江山的趋势,核心就是模糊。德国人做菜,都是用天平称盐,真呆。美国人的肯德基,麦当劳也是攻城略地,因为全世界就是一个味道,在商业化,全球化时代是可以的,都是在中餐面前,好像第一次遇到真正对手了。因为他们不知道味道,是味之道也!
科学是可测量,可重复,与商业化思想一脉相承。所以,近代西方的科学+商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遇到中国的太极,阴阳,好像就找不到北了。就说医学,也是如此。西医对中国人影响也是深刻的,循证医学就是大量统计学和学术论文去决定我们的健康。中国人的中医药,论文基本上都是个案报告,中草药也是随症加减,专门治疗疑难杂症,西方人云里雾里,一些科学家也想用科学改造中医药,真想需要小心。因为中医药的核心,也是模糊。
饮食如此,中医如此,人生大约更如此。中国过去的教育最大的成功,就是标准化,中国目前的教育最大失败,可能还是标准化,中国未来的教育的方向,应该是个性化,就是说,标准化的对面是模糊。心理学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但是心理学更认为,人是不同的。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一模一样的,那绝对是极其恐怖的事情。我们比较庆幸,科学是有限的,中国13亿还是个个不同,人类是丰富多彩,斑驳陆离的。
每个人活得自己,那是一种幸福。那就是一种真实,率性,纯天然。没有去按照电脑模板去复制,没有被社会环境所污染,没有被科学刻刀去划伤。当然,这样的感觉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社会,学校,家庭都是在标准化塑造一个人,而每个人都是在这样塑造中反抗,逆反,最后就造成现在这样的人。因为,那时候人是弱小的,环境塑造是必然的。但是,一个人成长,成熟以后,特别是自我觉醒以后,人就有意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小时候努力跟别人一样,是一种精确,长大后努力跟别人不一样,就是一种模糊,这些是对社会来说。
对一个人自己来说,面对许多许多励志书,现代人越来越反感。大多数人不愿意成为励志书所描述的人,但是,我们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家还是模糊的。然而,我们必须看到:1、模糊是基本特性,人生就是这样的一种模糊,模糊是人生的基本特性,因为人生太复杂;2、模糊人生的美,人生太精确,显得极端,刻板,无味,模糊神秘,若隐若现,是一种美;3、模糊心理健康,有时候神经症也是一种人生缺少模糊的表现,我们心理治疗神经症,往往要求难得糊涂,顺其自然;4、模糊促进幸福,幸福是什么,就是感觉,就是体验,而且是丰富的,不可预见的,因为精确往往可以预见。
http://img2.imgtn.bdimg.com/it/u=3693327532,1579675694&fm=21&gp=0.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