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健康130问》(2)

(2016-11-17 19:32:01)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师

吴剑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心理健康130问》(2)

心理咨询师 吴剑

二、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

你知道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吗?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    生理需要(阳光,水,空气,食物,排泄,求偶,栖息,回避伤害);

二、    安全需要(没有威胁,能观察,有程序);

三、    归属和爱的需要(伙伴,家庭,组织,团体的需要,感情关系);

四、    尊重的需要(对自觉的尊重,价值追求是人尊和自尊);

五、    自我实现的需要(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和潜力)。

 

那些社会因素影响心理健康?

一、    环境巨变。如政治动荡、战争灾难、经济变革、制度调整;

二、    生活事件。包括正性事件、负性事件;

三、    社会支持缺乏。社会支持包括未婚者的父母、已婚者的夫妻、亲戚、朋友、同事等;

四、    现代疾病。生活方式疾病、快节奏高效率、人际关系复杂、应激事件增加、心理压力增加、各种污染增加。

 

什么是健康的需要观?

需要是人对某目标的渴求或欲望。是个体生存人类延续的必须,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需要。需要有:物质需要(基本)和精神需要(高级);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前者不能满足影响人的生存,后者不能满足影响心理健康。健康的需要观:

一、    平衡协调;

二、    适度节制;(适可而止)。

三、    正当科学。(合情合理,方法正当合法)。

 

何谓挫折?

    挫折指在有目的的行为境景中,个体在趋向目标的过程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使行为进程受阻或被延搁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挫折原因有两类:

一、    客观外在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如自然灾害等;2、社会环境因素,如金融危机等;

二、    主观内在因素。1、心理条件,如期望值过高,心理健康状态不佳等;2、生理条件,如残疾人的生理缺陷等。

 

如何理解挫折是存折?

   挫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这些与下面因素有关:

一、    挫折本身。强度、频率;

二、    抱负水平。如期望值过高导致考试焦虑;

三、    挫折忍受。这就是所谓逆商。1、生理条件。如强壮能够忍受挫折;2、挫折经验。经历逆境,有挫折教育的个体,忍受力强;3、主观判断。如果把挫折当作失败那就是失败,如果把挫折当作存折,那就是人生财富。

 

什么是应激?

应激是个体察觉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构成威胁时出现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应激源存在而导致的各种生理、心理、行为等变化。反应有:

一、    生理反应。如胃口不好等;

二、    心理反应。1、认知反应。如感到人生很失败等;2、情绪反应。如感到心情很沮丧等;3、行为反应。如不能去上班,上学等。

 

心理冲突有几个类型?

一、    双趋冲突:如“鱼和熊掌想兼得”;

二、    双避冲突:如“前怕狼后怕虎”,“前有悬崖,后有追兵”只有避其一,接受其二;

三、    趋避冲突:既好而趋之,又恶而避之。如吸烟。

四、    双重趋避冲突:肿瘤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

 

什么是挫折是心理反应?

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原因:外因有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内因有身心局限和动机冲突。挫折反应:生理反应,心理反应:

一、    攻击,有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

二、    焦虑,担心可能的危险的情绪状态;

三、    退行,幼稚得和年龄身份不相称;

四、    冷漠,对挫折无动于衷的态度;

五、    固执。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的盲目行为。

 

人有哪些心理防御机制?

人内心有摆脱痛苦,减轻不安,恢复情绪稳定,达到心理平衡的适应倾向,就是心理防御机制。种类:

一、    潜抑,或者压抑,主动忘记痛苦,和压制不同,压制是自我控制;

二、    否认。压抑是对内部威胁的防御,否认是对外部威胁的防御。否认事实;

三、    合理化。文饰作用,找借口,“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

四、    升华。欲望符合社会规范,有建设性,有利于社会和个人;

五、    投射。推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六、    幻想。使自己脱离现实,在想象中满足;

七、    仿同,认同,以他人自居;

八、    反向。态度相反;

九、    补偿;

十、    低消;

十一、            幽默;

十二、            隔离。

 

什么是心理应对?

心理应对是个体为管理超出自身资源的需求所做出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是有意识活动,而心理防御机制是无意识活动。这些应对包括:

一、    积极认知应对。如乐观主义态度等;

二、    积极行为应对。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等;

三、    回避应对。如暴饮暴食、酗酒吸烟等;

四、    直接行动应对。如斗争、逃跑、妥协等;如自我麻痹应对。如服药、幻想、毒品等;

五、    问题中心应对。就是直接解决问题(包括社会技能、寻找信息、应激监督);情绪中心应对。在问题暂时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先缓解消极情绪(包括紧张消除、认知重组、积极转移、自我宣泄)。

 

那些是心理应对资源?

   一般情况说,一个人如果得到的应激资源超过了失去的应激资源,就能够度过心理危机,这些资源包括:

一、    个体的。如自尊、自谦、信念、价值、控制、效能;

二、    社会的。如人际关系、人际网络;

三、    物质的。如健康、体力、房屋、金钱;

 

什么是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是重要的心理应对资源。社会支持:

一、    正式制度化社会支持(如政府援助)、非正式社会支持;

二、    有情感支持、网络支持、信息支持、物质支持、工具支持、抚育支持;

三、    有客观实际支持、有主观感觉支持、个人利用度(就是个人求助)。

四、    特别是人际关系的社会支持,对一个人来说,未婚者的父母、已婚者的夫妻是心理危机中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其他如亲戚、朋友、同事等,也能够帮助度过心理危机。

 

人在遇到心理危机时,有那3个解决途径?

一、    自己解决。大部分情况是自己解决,人有心理康复的能力;

二、    社会支持。小部分向社会求助,显示家庭温暖、朋友力量对心理危机应对的作用;

三、    心理咨询。个别在仍然不能应对心理危机,或者情况比较严重,应该及时向专业人员求助。

 

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是指当人们面对突然的或重大的生活遭遇(如亲人死亡、天灾人祸)时所出现的心理失平衡状态。危机干预是一短期帮助的过程,是对处在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关怀和帮助的一种方式,帮助处于危机之中人恢复心理平衡。    

一、    稳定情绪:倾听与理解;增强安全感;适度的情绪释放;释疑解惑;实际协助;重建支持系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联系其它服务部门。

二、    放松训练:有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

三、    心理辅导:包括各种心理治疗方法。

 

个体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一、    身体健康,因为身心一体;

二、    社会环境,选择并且适应社会及自然环境;

三、    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教育,永远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法;

四、    个性培养,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也决定心理健康;

五、    心理塑造,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六、    自我咨询,积极应对生活事件、心理危机;

七、    障碍治疗,如果发展成为心理障碍,需要及时接受心理帮助。

 

群体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一、    社会稳定和谐。安定团结、和谐发展、满意幸福的社会环境,永远是中国人心理健康的基础,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责任;

二、    国家制度保证。20135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是为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是我们每个人心理健康的保障;

三、    推行人性管理。社会、单位给我们每个人以尊严;

四、    心理宣传宣传。就是心理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

五、    加强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是心理健康的保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