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仿真宣泄也有副作用

(2016-10-30 10:03:53)
标签:

仿真宣泄人

心理减压

青少年

攻击性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仿真宣泄也有副作用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61025

   参加南平市心理卫生协会催眠疗法工作坊,何成勇催眠师的课程收获是多方面的,他说:从心理学角度看,让学生在仿真宣泄人身体上挥拳发泄也是有副作用的,学生可能有更多暴力倾向。我认为有道理,要思考。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机构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建立了心理宣泄室。如仿真宣泄人,人形宣泄人,宣泄墙,宣泄棒,宣泄球,另外还有呐喊宣泄工具,摔盘子等等。据南平市某学校的仿真宣泄人,已经被学生打烂了。

   我们知道,人的心理需要受到挫折时,导致愤怒反应,如果对愤怒进行压抑,那就危及心理健康,长期甚至危及身体健康。仿真宣泄人,提供了来访者释放愤怒情绪的途径,避免心理伤害。也可以针对有暴力倾向,攻击行为的来访者,使其愤怒情绪无害化释放。操作方法无非是把现实愤怒的对象,使用一些方法转移到仿真宣泄人身体上,然后实施暴力宣泄。针对愤怒等消极情绪,进行宣泄释放,进行无害释放,是保持心理健康,避免违法乱纪的好方法。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都是双刃剑,仿真宣泄人也是一样。1、模仿学习,青少年学生是模仿学习的高峰人群,模仿电影明星,模仿父母同学,模仿动漫电影等,他们的暴力倾向往往是这样学习来的。如果他们看到他人暴力攻击仿真宣泄人的行为,也可能产生模仿,并且扩散到攻击现实人,小动物等,所谓习惯成自然;2、快感模式,仿真宣泄人的攻击行为,不仅释放压力,而且带来快感。如果能够得到快感,那成为一种行为奖励模式,就比较麻烦,就象小偷偷钱时,自动获得自我奖励,就强化了偷钱行为。宣泄行为,暴力攻击,也是得到快感,一种皮肤接触,一种破坏快感,甚至学生有自虐,自残,自伤行为的快感,也是问题模式。以后在遇到类似情境,类似情绪,就不由自主实施暴力攻击行为。当然,这些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证明。

   因此,这些副作用还是需要预防的,一是选择对象,如果现实中有明显愤怒情绪,暴力攻击行为的学生,可以实施仿真宣泄人的心理减压,也就是说,没有事情不要去做;二是心理干预,在仿真宣泄人心理减压以后,还是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引导,就是消除心理压力原因,引导自我成长,鼓励心理升华。

   仿真宣泄也有副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好玩与当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