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应该得到尊重
吴剑
2016年9月23日
2016年9月18日,《健康报》的头版头条文章题目是“把好医生送到群众中去”。说的是“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的事情,活动内容当然是毫无疑义的好,但是,文章题目听起来,有一些不舒服,我作为一个普通医生的一种感受。
一是给人以居高临下的感觉。就是要把我们家的东西送到你们家的感觉。医院是政府所有,当然在一些人看来,医生就是政府所有。既然所有权是我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些就让相对医务人员想起来,美国医生的感觉,在美国医生是自由职业者,医院与医生只是劳动合同的关系,更没有从属,隶属于什么人,什么组织,医生只对自己的职业信仰负责,这就是医生无比珍惜的一种尊严。
二是给人以医生是物品的感觉。今天可以送这里,明天可以送那里。就象过去我们说的,我是一块砖,需要就向那里搬。这些与我们的人性化管理的时代,渐行渐远。医生是人,不是物品,不需要送来送去,因为送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管理行为。在管理学中,低级的就是管理,高级的就是领导。低级的管理,往往使用在体力劳动者比较合适,而对知识分子的医生,我看更多应该使用引导。
中国农村确实还是缺医少药,新医改政策虽然在积极推进,城乡差距还是在进一步拉大,仅仅靠这样临时性,运动式的活动,效果有限,后劲不足,作秀为多。虽然,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国家也是给了政策,增加投入,建筑房子,购买设备,问题是优秀的医务人员还是捉襟见肘。那我们就需要对现行政策进行思考,调整。1、平等关系,政府,医院,医生,患者,都是平等的利益关系,如果需要实现新医改的成功,不考虑医院,考虑医生的利益,是不能成功的。牺牲一方的利益,实现另一方的利益,既不现实,也不长久;2、利益引导,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重视自身的利益,这些没有任何错误。如果我们仍然需要300万人的医生群体,去奉献自己,是很可笑的,现实是需要他们职业化。毕竟奉献是偶然的,少数的。我们可以看到,行政强制力越来越薄弱,利益引导力越来越现实。也就是说,在中国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岗位,国家给足够给的利益,直到能够导向他们去农村,去基层。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