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患者如何消除病耻感

标签:
肠造口心理障碍癌症 |
分类: 医院管理、发表文章 |
肠造口患者如何消除病耻感
《家庭医生报》2016年7月25日8版心理健康 心理导航
所谓病耻感,是因为患病而产生的内心耻辱体验,患者可以表现为因患病而感到标签化,被歧视和贬低,被疏远和回避,不被理解和接纳等。而肠造口患者因为排便方式改变,失去了括约肌的控制功能,不能控制排泄行为及造成的气味、响声,需要一直佩戴口袋收集排泄物。患者由于害怕肠造口被他人发现及揭露,避免由于肠道运动导致的尴尬,进而不敢外出,甚至自我孤立,这样反而对康复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研究发现,肠造口患者采取面对方式越多,病耻感越低;而采取屈服方式越多,病耻感越高。这表明积极面对肠造口带来的改变和问题的患者,感受到社会排斥、内心羞耻感越低。因此,建议患者经常与医务人员交流,这样做能够更好掌握肠造口的护理技巧,及时了解使用肠造口护理信息、改进方法、产品更新等,并能及时疏导、解决所遇的问题。此外,家庭成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从康复早期的完全照顾逐步过渡到协助患者进行造口护理,直至完全自理。切忌自始至终完全包办,否则会使患者产生依赖心理,丧失独立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