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见鬼,怎么办?

(2016-08-07 17:25:00)
标签:

活见鬼

心理暗示

安全

佛学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活见鬼,怎么办?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687

   H女士是我的朋友,她的一家人最近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她带着一家人来心理咨询。

   开始还是她姐姐,她姐姐文化程度不高,在家主要是照顾父母。平时休息的时候,喜欢看看电视剧,消磨时光。H女士的家,是在富人区的别墅,3层楼,小院子,窗户多而大,非常舒服,人人羡慕的家。那一天晚上,大约已经是凌晨大约4点左右,稍带疲劳,还在客厅看电视剧的姐姐,突然眼睛余光感到客厅楼梯有一个影子,她开始说是白影,以后又说没有。只有下身,上部分身体不清楚。从楼梯上下来,楼梯上显示身材比较矮,楼梯下显示身材比较高,她以为是两个人,后来感觉是一个人。没有声音,速度很快,大约几秒钟功夫就不见人影了。第二天,跟家的保姆说这件事,保姆说是“鬼”,她还是将信将疑。保姆就绘声绘色说起来,大约几年前,上一任保姆也是看到鬼,但是描述起来很模糊。这个保姆,也是见过鬼,大多是所谓声音的描述,也是深更半夜,当然,其他家人也是不相信,如果保姆真正看到鬼了,还为什么继续做保姆,早就桃之夭夭了。听保姆这样说,她的心理顿时感到紧张,不安起来。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大约9点左右,她又看到“鬼”,形态稍微完整一些,就是快速从后门出去。害怕,恐惧的她,越来越相信,忙挂上一个佛的挂件,求菩萨保佑。

   H女士的正能量很强,根本不相信这些。不过她老公的心理也是一点不安。他说小时候就有不安全感,因为父母常常离开家,他一个人在家很害怕,以后养成了胆小怕事,小心谨慎的性格。建房子的时候,有一个人说,这里的人建房子,都是看风水,做法事,要不然就有鬼。想起别人的话,当时没有感到什么,设置一笑了之,现在感到是不是别人有先见之明。想到这些,睡眠也是差一些。

   针对这些情况,我提出一些建议,一是根本无“鬼”,什么是鬼,那是我们人类的扭曲的心理认知(错觉),根本没有现实根据。如果确实发现了鬼,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我自己也想去看看鬼。牛鬼蛇神,大多数也是我们的文化现象,因为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我们的恐惧。在遇到一些类似所谓鬼的感知觉的时候,我们人类倾向于解释为鬼,这样可以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些在农村,在女性,在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比较多,当然看恐怖片,听鬼的故事,也是容易造成这样的体验;二是谨防小偷,一部分所谓鬼,实际上是小偷。他们家在富人区,左邻右舍就有小偷偷窃的经历。晚上也是小偷光临的时间。所以,需要学习应对小偷,如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遇到小偷,千万不要去搏斗,因为这样有生命危险,需要学习自我保护。不发声,细观察,立即报警。家庭需要加强安全建设,象单位一样的人防,物防,技防。如行车记录仪就是摄像系统,家庭可以安装门镜系统,可以安装报警器系统,甚至家庭报警器可以连接手机,第一时间报警,也是对小偷的威慑;三是合理解释,给我们的体验一个合理解释,往往能够缓解不安,因为恐惧是我们的基本心理,陌生,尖锐,黑暗,神秘等,我们都是恐惧的。恐惧本身具有我们的生命保护作用,只要是适当范围内。那我们怎么样解释这样的体验,大家一起分析可能是错觉,如灯光(房屋外的灯光,房间的小灯光),房间很多很大的玻璃窗的反射,合适的角度,形成一个忽隐忽现的形象。另外是人的因素,就是疲劳时,睡觉前,紧张时,也是容易出现。然后这些信息,被我们的鬼文化建构起来的一个故事,然后就是自己吓唬自己。说是人怕鬼,其实鬼怕人。这样就可以解释,同时适当安排灯光,并且使用窗帘;四是文化安慰,中国人求神拜佛,也是一种心理安慰,或多或少还是有作用的,特别是相信的人。适当地做,我不反对,毕竟佛教,佛学深入人心。如家庭佛像,佛像挂件等,乞求平安,安个心态。我还建议,中国的“剑”文化,宝剑悬于房内,可以起到镇宅,辟邪的作用;五是心理暗示,这些问题往往因为消极的心理暗示起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去消除。因为我们总是去消除消极暗示,往往是一种提醒,情况可能更加严重。积极暗示多了,消极暗示就少了。就是在睡眠前,放松下,给一些积极暗示的语言,图片。如“我爱我家,我的家安全幸福”等,这些语言简单,肯定,积极,重复就可以了,放松状态下,暗示语言可以进入潜意识。另外,就是暗示图片,就是把家庭快乐,幸福正能量的事情图片化,然后进行暗示。

   

活见鬼,怎么办?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