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2016-08-05 09:44:32)
标签:

留守儿童

孤独感

打工仔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68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正在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并且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2010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是6100万,占全部农村儿童的40%,比2008年增加迅速。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心理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研究显示,留守儿童最重要的问题是情感缺失,爱和归属感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孤独感。

   孤独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既与个体的心理特质有关,也与环境因素紧密联系。Fenbrenner提出生态系统观,把儿童的发展影响系统分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展系统和宏观系统4层次。强调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出发深入认识儿童发展。这个系统中,家和学校是儿童生活学习的两个微观系统,家庭是个体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为儿童的个体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及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来自家庭结构拆分和亲情缺失。学校是儿童人生道路上踏入的首个社会,特别对于部分寄宿的留守儿童来说,是其生活,学习最重要的环境,他们在这里建立同窗之情,师生之爱,获得来自家庭以外的社会支持。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社会支持与儿童产生孤独感具有紧密相关性,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破坏。

   工具使用,儿童孤独量表cls,家庭亲密度量表apgar,包括家庭适应度,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亲密度。学校归属感量表pssn,包括归属感,认同感,学校依恋。

   结果显示,孤独是对中国留守儿童健康影响比较大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自卑,焦虑,无助,痛苦,对身体和生活造成危害,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疾病和错误思想,违法乱纪行为与他们所体验到的孤独感有关。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明显增加,说明留守儿童心理适应产生不良影响,单亲外出,双亲外出没有差异,可能是单亲外出,家庭责任,工作负担都是在留守在家的父亲或者母亲身上,使他们与儿童之间沟通时间及情感支持并不比双亲外出多(留守父亲或者母亲,或多或少也是有心理问题,并且影响儿童)。

   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家庭功能有一定弱化,同时家庭凝聚力和支持越弱的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越多。孤独与家庭适应度,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亲密度负相关,说明家庭功能越差儿童可能孤独感越强。研究认为家庭凝聚力是孤独感保护性因素,提示在亲密度差的家庭中留守儿童表现高孤独感。研究显示情感度,合作度,适应度对儿童孤独感有负性预测作用,并且情感度预测最大,说明亲子情感缺失可能是留守儿童孤独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具有孤独感的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造成的孤独信息具有抵触现象。说明健全家庭功能,强化亲子关系是儿童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发挥决定性作用。外出务工父母尽可能通过探视,电话,网络及其他方式与留守儿童进行亲子交流,代为照顾者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他亲戚应该多给予爱和情感支持,并且注重于儿童父母保持沟通,为留守儿童共建亲密,和谐并且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环境,促进心理健康。

   Goodnow提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接受,尊重和支持的感觉,在学校生活和课堂活动中感觉自己是重要的一部分。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归属感,认同感,学校依恋,学校归属感负相关,可能与留守儿童表现更多友谊冲突和背叛,师生关系比非留守儿童差,朋友质量及教师支持与孤独感负相关。认同感对孤独感预测力最强,说明儿童在学校得到伙伴,老师的认同对于提高学校归属感,降低孤独感等消极情感反应十分重要,说明学校环境管理者,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应该多采用鼓励,肯定,共情等正性方法,尽可能减少批评,否定手段。

   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