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媒体披露暴力伤医事件的伦理分析

(2016-07-04 22:40:11)
标签:

暴力伤医

医患纠纷

伦理学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网络媒体披露暴力伤医事件的伦理分析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674

   当前中国社会的暴力伤医行为频发带来两个疑问:一方面,就医院过程中的患者为什么会选择暴力?另一方面,医学职业自身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各学科和领域都是有涉及,但是整体说对其研究和讨论还是不充分。伦理学层次分析主要着眼于研究隐匿在暴力伤医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如什么是好的医患关系?坏的医疗活动是如何发生的?而好的医疗实践如何可能?本研究以212起暴力伤医案例为对象,从伦理学的视角和探求中国暴力伤医问题。

一、网络媒体中暴力伤医案例概况

1、  暴力伤医案例发生存在明显年份差异,2000-2006年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并且形成一个小高峰,2007年开始下降,2010年发生伤医事件最少,随之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4年前8个月网络媒体就报道42起伤医事件。

2、  暴力伤医事件发生的地域性差异。除了青海,西藏,甘肃,台港口澳没有统计,其他省市自治区2000-2014年都是有发生。暴力伤医事件发生地域不均衡,其中前10位依次是:广东省35,北京市20,江苏省16,湖北省14,福建省11,浙江省11,湖南省10,山东省0,上海市8,安徽省8。发生在3甲医院6832%,北京市伤医事件发生在3甲医院的比例75%

3、  暴力伤医事件在不同科室发生频率的差异。急诊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病房,内科,门诊,耳鼻喉科,输液室,重症监护,泌尿科,肿瘤科,科室不详,其他的发生数量分别是:41,18,17,17,13,9,9,8,65,5,4,36,24.急诊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是暴力伤医事件的高发科室。其中52例如暴力伤医事件案例存在患者死亡情形。一些医生认为耳鼻咽喉科学暴力伤医是频率发科室的观念,可能是因为患者对医生伤害的严重程度引起的特别关注。

4、  实施暴力的主体。212起暴力伤医事件,患者,患者家属或者朋友,纠结同乡或者专业医闹是暴力伤医的主体,分部是58,115,28。性别角度看,患者为实施暴力者的人群,男性43,女性4,不详11.

5、  暴力伤医事件中业务人员受伤情况。在网络披露的暴力伤医事件,导致医务人员死亡32,重伤60,有殴打行为但是伤害比较轻微71,打砸抢医院影响医院工作秩序的31,侮辱,谩骂和未能实施的8,导致医务人员死亡和重伤医的方式大多数是刀具,一般伤害主要是肢体冲突,医闹主要表现是破坏医院设施,干扰工作秩序。

二、伦理学视角的网络披露暴力伤医案例解读1892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在《assaults upon medical men》提到2例暴打医生案例,并且讨论:现代医学界对于疯狂的个人或者患者袭击医生已经见怪不怪,但是幸运的是,来自正常人的袭击非常罕见,医疗经验教会了我们尊严,沉默和忍耐。今天,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仍然是美国职业场所发生的暴力事件中比例最高的。如何解读暴力伤医现象直接决定应对的策略,jama的评论的观念和态度是伤医者非正常人,医者要忍耐。中国,对暴力伤医现象的归因主要指向宏观层次,如医疗制度设计不完善,患者法律意识薄弱,犯罪成本低,社会矛盾堆积和激化,医疗资源与患者需求不成比例,患者对医疗结果的期望值过高等。部分微观层次的研究和数据显示伤医者主要为不幸的生活经历,比较差的经济境遇,缺陷的心理素质等。根据这些研究,人们能够想到的遏制暴力伤医现象的对策,在宏观上主要是希望制度制定者的民智,在微观上着力识别和防范可能的危险患者,策略有:每10张床位配备1名保安,或者邀请防爆灯警察给医生,护士,医务人员上课学习防御培训课,或者不要背靠大门坐,多锻炼身体,穿运动鞋上班,买保险。我们的案例分析,从2000年开始暴力伤医事件在中国始终存在并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发生的区域和科室有一定的聚集性。这些情况说明暴力伤医案例具有一些共同性,但是这些共同性可能也是表象。真正问题是,为什么暴力伤医现象在中国的医疗实践中会愈演愈烈,整个社会和医学界是否确实把其作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暴力伤医的主体中,男性是主要施暴者。212例,导致医务人员因为暴力伤害导致死亡,受伤92例,占43%。这些问题进一步简化为:21世纪的今天,人们如何认识和看待暴力问题?2013年,网络传播报道哈医大伤医案,网民评论65%对这个结果表示高兴。许多医务人员表示极度愤慨,实际上当前中国社会生活,诉诸武力的行为,和对这种行为的容忍并不罕见。家庭中充斥棍棒教育,城管与小贩之间频发暴力冲突及不断报道的地方政府强拆行为。从个人到组织,以暴力手段对抗社会中的不公正,无论是真实的不公还是自视的,在现代文明都是应该过去。无论是社会还是医学界角度,暴力伤医现象重点或者根本还不是伤医,而是暴力。现代中国社会效益一个共识,着力建设一种用理性解决问题,而非暴力解决争议的社会观念和制度环境。

三、从理性认知开始抑制暴力伤医现象。远离暴力,摈弃丛林法则,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伦理观念和法律制度的着力点,在微观层次,秉承理性认知的高度,以下3个群体的观念和行为的改变,对消除暴力伤医现象发挥重要影响力。

1、  医生:重申利他主义的职业精神。面对频发的暴力伤医,杀医事件,医务人员首先做出改变或许多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实际上这不是来自任何外部的特别苛求,而是医学专业职业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波克拉底说: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福利。说明医学专业的本质,同时代的哲学家柏拉图说:医生所寻求的不是医术自己的利益,而是对人体的利益,一个真正的医生是支配人体的,而不是赚钱的。12世纪的名医胡佛兰德说:医生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这是职业的性质决定的。无论什么时代,什么文化,医学职业始终是利他主义的,是医患关系的信任基础。虽然在医学职业发展历史上,从来没有缺乏过以赚钱为目的的医生,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成为医学职业的代表,只有那些没有把仁慈与职业分离的医生才能是称为真正的医生并且成为医学发展的引领者,并且最终塑造医学职业的最终形象-权威,受到尊重的社会地位,普遍的高收入。但是医生的这个高尚形象不是固定不变化的,奥斯勒说:如果你们只顾虑追求自己的利益,一心只是致富,你们一定能够如愿以偿,但是如此一来,你们也就卖掉一份最高的遗产,毁掉了医生为人类之友这个始终维持很好的名衔,扭曲了一个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与受人尊敬的行业。医学作为一种高尚的职业是与医生高尚行为相辅相成的。任何自觉或者不自觉性的,来自医学职业内部或者外部的影响力量,偏离医学职业本质轨道的医学实践,都使医学专业面临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21世纪初,来自错综复杂的政治力量,法律力量,市场力量,使得医生发现越来越难以承担他们对患者和社会所肩负的责任。所以,美国内科学委员会,倡议全球医生,重申医生精神:要求将患者的利益置于医生的利益之上,制定并且维护关于能力和正直的标准,还要求就健康问题向社会提供专业信息。因为,医学与社会达成承诺的本质及全行业的正直基础上。因此,面对暴力伤医,医学界首先要有真正自省,把全部的责任推给不完善的制度,不理智的病人,不客观的媒体报道。对改变现状可能无益,医学职业自己首先在变化时代中做出并且必须以正直为先导。

2、  媒体人:披露事实,还原真相。媒体渠道是平面媒体,网络专业报道,医患双方自媒体。自媒体主要是自我辩护的手段,难免偏颇,还原暴力伤医真相,还是需要仰赖专业媒体人士的工作。真正还原事实真相和价值中立是媒体人的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但是专业媒体报道,缺少对真相的深入挖掘,没有真相就没有客观是非,对错判断,就没有公正,社会对错的缺失去就是正义不在场。危害国家繁荣的根本原因往往是不承认正义存在。导致目前专业媒体没有如实报道的主要原因是媒体人的职业伦理的缺位。作为媒体人不喜欢探究真相,偏好追逐热点,甚至常常充当法律或道德法庭法官的角色。严重的角色错位导致社会公众,特别是医学界对媒体职业本身的错误认知,广东省调查77%的医务人员把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媒体,认为媒体对医患纠纷报道不客观。事实上,媒体与医学不是天然的敌人,应该成为消除暴力伤医的朋友。国外情况看,尽管媒体盯着医疗失误和受到伤害的病人不放,比其他行业,几乎所有民意调查中医生的排名榜都是靠前的。在大多数病人眼睛里,大部分医生还是好的,与那些近期没有看病的病人比较,近期看病的病人更容易给医生比较高的评价和比较少批评。因此,对于那些有责任和专业精神的媒体记者对暴力伤医深入报道,医学界不应该拒绝,不应该去掩盖真相,而是联合媒体把事件的本来面目呈现给社会公众去做是非判断,同时净化职业团队自己。

3、  患者:成为合格的病人。与缺乏西方专业化过程的中国医学职业一样,中医主导的传统医患关系结构中,医疗主体是病人,病人自由选择求医,甚至全家参与诊疗过程也是常见。医生常常被动诊疗难以树立自己的文化权威。患者也是没有被培养成为合格病人,即有信仰的病人。胡适说: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不配做病人,不配生病的人,一旦生病就危险了。合格的病人应该在医疗中有耐心,愿意信任医生,无论医生做什么都不怀疑,即对医生始终保持有信仰的病人。在现代医疗实践中,患者需要改变,学会在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耐心,对救治的医生保持坚定信任,并且不单纯从医疗结果推论医生的动机。当然,作为自然的弱势群体的患者改变,其源动力主要还是来自医学界,医生在引导患者成为合格患者有天然优势,必须看到,在暴力伤医案例,那些以自由和生命为筹码,伤,杀医生的患者,共同特点就是就医过程中体验到绝望和无助。因为绝望而伤害无辜医生绝对不正确的,也是应该受到法律惩罚。置于绝望的社会或者个人也是应该反思自责,贫穷人更容易绝望。但是那些在他们逐渐进入绝望时,施于推手的个人和团体尤其需要警惕。所以,关心和帮助周围每个人,不要让他们绝望。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鲁迅),何况是亲自治疗的患者。医生执着于免于患者受到伤害,关爱和帮助,不使患者感到绝望,那么暴力伤医现象就不会普遍存在了。

   网络媒体披露暴力伤医事件的伦理分析(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