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空抛物的心理现象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6年4月28日
《闽北日报》记者问题:
吴医生你好!我的问题大概有两个方面。我这次采访的时候,有一个小区一户20层以上的业主,一直不断地从高空抛物。仍的东西有未喝的盒装牛奶,瓷碗,药品,牙杯等。给居民造成很大安全隐患。问题一是:1、高空抛物是否有一些心理问题;2、因为看抛物的时间,基本都是放学或者午休时间,去了嫌疑家庭查问,家长说不知道此事,如果是一个读五六年级的孩子,那这个孩子的心理方面是不是有一些情绪需要发泄?如何引导?民警已经排除被人囚禁的可能。仍这样的东西,欲望扔小来的盒装牛奶,橘子,牙杯,瓷碗都是完整的,所以排除了是随意丢垃圾的可能。
我的回答:
记者你好!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速,城市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高空抛物现象。高空抛物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意外高空坠物外,你提供的信息,高空抛物的原因,如居民法律意识薄弱,道德观念缺乏等,这是从成年人角度看。
从高空抛物的物品看,都是有用之物,那高空抛物者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家庭婚姻矛盾,如居民情绪发泄等。从高空抛物的时间看,青少年学生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从物品结合时间点分析,那青少年就存在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如养成习惯不良,缺乏家庭教养;如儿童行为问题,冲动性,攻击性,甚至破坏性行为问题,如恶作剧类行为;如情绪管理问题,如果情绪问题严重,缺乏情绪管理能力,砸人毁物,高空抛物成为情绪发泄方式。
面对这些问题,特别是青少年行为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实际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居民虽然人已进城了,但是心还没有融入城市,存在心理隔膜,青少年尤其明显。高层建筑增加,小区封闭世界,青少年下楼机会减少,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缺乏,情绪缺乏正常的发泄途径。负面情绪增加,缺乏发泄方式,小物品就常常成为“受害者”,居民就成为真正受害者。
面对这些问题,特别是青少年行为问题,一般都是从4个角度去应对,一是社会应对,就是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全面推进城市化,全面实行依法治国,加强小区的法律和道德宣传,增加小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和设施,建立小区亚文化;二是学校应对,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青少年学习情绪管理;三是家庭应对,关心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改善家庭心态环境,矫正孩子行为问题;四是孩子应对,作为青少年自身,需要加强法律和道德修养,有效识别消极情绪,学习化解情绪方法,主动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文化活动。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