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医杀医事件的模仿心理应对
吴剑
2016年4月1日
昨天参加国家医患纠纷预防和处置电视电话会,公安部副部长说,一些医患纠纷,特别是恶性的伤医杀医事件,经媒体报道以后,广泛传播,影响恶劣,其他地方,有关人员纷纷效仿。甚至呈现一次严重的恶性伤医杀医事件发生后一星期,数起类似事件立即发生。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所谓效仿,就是模仿,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师班图拉就有社会学习理论。如向英雄人物学习,模仿明星的现象,新闻媒体报道自杀事件以后自杀率迅速攀升。在社会管理中,需要我们特别重视。这些年,我们国家为什么重拳打击明星吸毒行为,就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使许多明星粉丝,青少年模仿明星吸毒。在国外,法律规定新闻媒体在报道自杀事件的时候,需要讲媒体责任,不得过分报道自杀细节,不能过分渲染自杀行为,这样可以避免自杀率的增加。
医患纠纷,医闹,伤医杀医等现象,也有明显的效仿,学习的影响。如前几年,一些地方政府,过分强调维稳的重要性,一味实行所谓人性化管理,对医闹事件处置不力,呈现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现象。一些人看到有机可乘,纷纷模仿学习,使医闹事件迅速蔓延。既然政府好欺负,既然医院好拿钱,一些人就肆无忌惮了。现在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医闹,实行依法治理,才慢慢扭转这种不良现象。
伤医杀医事件的模仿学习现象,比较复杂一些。一是医患纠纷为基础,就是伤医杀医的事件之前就有医患纠纷基础,而且未得到重视,化解,沟通,久拖不决,小事变大;二是患者心态为特点,伤医杀医的当事人往往都有精神障碍,性格极端,赌狠好斗,缺乏理性的特点,因为伤医杀医往往是违法行为,也是有违常理的行为,毕竟意念行为,大多数还是为了经济利益;三是意外事件是导火索,如果当事人医务人员语言过激的刺激,如长期医院置若罔闻久拖不决,特别是新闻媒体,新媒体等,不厌其烦地传播其他地方的伤医杀医事件,给这些患者一个心理导向,行为暗示,这些患者怒火中烧,难以遏制,终于酿成悲剧,患者自身,医务人员,全体社会,都受到深深的伤害。
伤医杀医事件如何预防呢?一是需要识别患者,特别是对精神障碍患者,性格极端患者,需要及时识别,终于才能妥善应对;二是及时调解介入,如果拖拉,忽视,拒绝,刺激,往往是火上浇油,当事人医务人员隐瞒不报,也是问题;三是心理咨询帮助,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介入也是有效的,可以准确分析,迅速评估,缓解情绪,降低温度,努力沟通,然后与调解人员一起化解医患纠纷;四是媒体报道谨慎,这些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反对过分细节,过分渲染的伤医杀医事件报道,同时想方设法对网络传播实行一定的限制,呼吁社会民众摆正心态,依法治理,减少伤医杀医的负能量传播。所以说,医务人员,人民调解员学习一点心理学是必要的。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