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汜村
吴剑
2016年2月22日
昨天,应朋友邀请去延平区峡阳镇江汜(音si)村,过元宵节。虽然是元宵节前一天,这些是地方习惯。
车上了延顺高速公路,我是第一次,大约15分钟就到了峡阳,这个千年古镇。江汜村位于江北,离开峡阳大约几公里。江汜村属于移民村,因为2002年修峡阳水电站。我们不认识路,先去了老村,已经破烂不堪,朋友说这里的古民居非常可惜了。国道北是新江汜村,我们迎接了元宵节舞龙队,大约江汜村各村民小组的舞龙队开始集中了。
我们来到过去的江汜村村医张医生家,3层楼房,2儿1女都是成家立业,其中1男1女也是做医的,70岁的他很幸福。张医生前几年,还一个人去了非洲做医生10个月,这样的经历很特别。他介绍说,江汜村有5000多人(黄姓为主),是延平区最大的村。南平市许多峡阳饭店,都是江汜村人开的。关于江汜村的传说是,过去曾经有一个皇帝在江汜村的江上落难,是江汜村民救了皇帝,所以,皇帝非常恩宠江汜村,是不是事实,无人去考。
张医生带我们看了江汜村新村,街道整整齐齐,基本上都是3层楼房,过春节,江汜村民基本上回来了。据说,因为修水电站,现在江汜村民还有补助。我们走过村学校,来到灾后移民点,5层楼房,与城市差不多。就是别墅建筑,过去大约20万元可以购买,当然城市人没有来购买的。我们来到村头,是一个新的小庙,也是江汜村在外发财的人,回家建的。中国人发财以后,一般是修庙,学校,养老院,医院,路桥等。
我们还是去了江汜村老村,这里有不少老房子,有2进,2进的,基本上没有人居住了。要么就去了新村,要么就去了南平市。精美的砖雕,木刻,偶然还是可以看到,据说,大部分被人偷走了,十分可惜。面对千年小村,青砖小瓦,能够使人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我们每个人只是历史长河的匆匆忙忙的过客,能够留下来什么呢?
我们到了村头小庙,舞龙队,锣鼓队在忙着练习。里面灯火辉煌,人声鼎沸。里面一排排桌子上,摆上了各家的贡品祭祀祖先。我也是拜佛祈祷。这个小庙有1400多年了,建设于唐朝。多次废兴,2002年,因为建设水电站,整体上抬2米移动到现在的地方,成为江汜村民的精神寄托。好像除了这个,还有什么能够凝聚大家呢?
晚上吃饭,喝酒以后,江汜村已经锣鼓喧天,鞭炮轰鸣。我们忙去迎接巡游舞龙队。舞龙队需要挨家挨户经过,每户村民需要迎接,燃放鞭炮烟花(当然需要捐献)。不久,舞龙队来了,前面是小伙子抬的菩萨像,这些菩萨平时在小庙寂寞呆着,不容易。后面是锣鼓队,我查了资料,延平区战胜歌是南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王台太平歌是南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后面舞龙灯,队员还有一些是男孩子,父亲跟在旁边,大约是让孩子体验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吧。三支舞龙队鱼贯而出,锣鼓喧天,龙腾虎跃。家家户户前面依次发鞭炮,烟花,好不热闹,一派喜庆。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