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区精神病人纵火案的思考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6年2月19日
昨天晚上,南平市延平区八一路(南平市政府旁大约200米),发生一起纵火杀人案,导致一死二伤的悲剧,虽然嫌疑人被迅速制服,市民还是心有余悸。据网络上说,该嫌疑人是精神病人。我作为国家心理咨询师,南平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感到需要一些思考。
一、
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心理卫生。目前,不仅是南平市,整个中国的心理卫生形势十分严峻。全国大约有1600万重型精神病人,他们只有50%得到门诊治疗,5%得到住院治疗。全国大约只有2万名精神科医生,还在不断流失。精神病的疾病总负担,位各种疾病的第2位,重型精神病人的肇事肇祸事件层出不穷。虽然,前年国家颁布实施了《精神卫生法》,但是实施细则没有出台,具体措施还是很少。南平市市区的心理卫生资源相对还是可以的,政府也是有所行动(如增加精神病医院的资源,如各部门单位邀请心理卫生专家举办讲座等),但是问题还是不少,形势依然严峻。我曾经通过各种途径,呼吁加强心理卫生工作。也与有关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实质性的工作,还没有上升到政府决策层面。
二、
加强心理卫生预防治疗体系。心理卫生预防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关国家战略,民众幸福,社会稳定,家庭幸福,个人健康,和谐发展的大事情。健康,金钱,始终与民众幸福关系最密切,健康的各因素中,心理健康已经占50%以上,说明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需要迅速转变,转变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1、提高素质,全社会,各部门(包括我们南平市心理卫生协会),要明确心理卫生的责任,要加强心理卫生知识普及宣传,努力提高民众心理卫生素质,重点部门如学校等的心理卫生教育需要强化;2、卫生部门,卫计委部门等,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心理卫生专业知识培训,县级以上的医院必须设置心理咨询门诊,没有精神病医院的县市区需要在综合性医院设置精神科等;3、精神病院,要加强心理卫生资源投入和建设,强化精神病人的收治,治疗,护理,康复,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4、社区功能,这是精神病的防控网底,也是问题最严重的地方,需要加强精神病人的登记管理和治疗康复,对精神病人进行小组治疗和康复,与公安一起对精神病人的风险进行评估,加强居民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5、媒体部门,如总工会,妇联,新闻媒体,科协,疾控中心等,需要大力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科普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公民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素养,消除对精神病人的歧视和恐惧,应该说,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效果最好,成本最低的方法。
三、
重型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管理。这是一个卫生,公安的管理难题,也是一些恶性事件的重要源头,也是心理卫生界的挑战。1、全面登记,要象对刑事犯罪人员的登记一样系统,严格;2、科学评估,重型精神病发病率大约1%左右,真正有或者潜在有攻击性等风险的大约有5%,如何把这一部分病人筛查出来,才能把有限的心理卫生资源用在最重要的地方;3、分级管理,对有肇事肇祸倾向和行为的精神病人,要重点管理,全面收容,规范治疗,规范出院,社会监管(在北京市,做到了人盯人的管理)。对其他精神病人,根据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4、理顺通道,就是加强对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能够迅速识别,家属配合,有效收容,做到准、快二字;5、现场处置,对肇事肇祸的治安案例,警察需要及时判断,必要时邀请精神科,心理卫生专家到场准确判断,以及时,有效应对,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四、
重视心理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我们不仅需要加强对精神病的预防和管理,也需要重视心理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中国目前有1亿人心理障碍,每年有28万人自杀,心理卫生事业任重道远。心理卫生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家庭幸福,孩子成长,员工效率,个人发展,是社会满意度的核心内容。虽然我们南平市心理卫生协会促进了南平市心理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但是离社会、政府、民众的强烈需要仍然有距离。仅仅靠社会团体的不断工作,数百名心理卫生工作者的艰苦努力,还是不够的。政府还是需要高度重视,创新管理,增加投入,配置资源,部门支持,全面促进南平市心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