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心理咨询

标签:
网络心理咨询网询面询疗效规范 |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
关于网络心理咨询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年11月26日
【优势明显】网询与面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优势,也有劣势。1、空间问题,从空间上网询是完全可以超越的,我可以给美国,加拿大的求助者网络心理咨询,就是时间,时差需要控制好,但是交通费用大大节约,从美国来回一次,需要1万元。而面询受到空间约束,需要在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需要一定设置(大小,颜色,味道,安静,家具等,很复杂),如果去外面面询,家庭面询,效果受到严重影响;2、时间问题,也突破了面询的时间限制,面询需要在上班时间,比较规范。需要时间安排,如心理咨询师有空,求助者没有空,或者心理咨询师繁忙,求助者扑空。网询在时间上,双方约定就可以了。而且,许多心理咨询师是兼职的,往往只能晚上有空,做面询困难,但是网询的好时间。因为网询费用比较节约,求助者可以更多次咨询;3、费用问题,一般说,在收费标准上,网询的费用是面询费用的50%左右,为求助者节约了费用。同时,还节约了交通费,住宿费等其他费用,应该说对求助者有利。当然,网询跟面询一样,也是需要收费的,是需要提前收费的,其原则也是一样。费用支付方式也是非常灵活,建立心理咨询关系以后,给一个银行卡号码就可以落实;4、保密问题,网询的保密效果超过面询,网询跟面询一样,都是可以匿名的。如果使用网询的即时文字心理咨询,匿名程度更好,可能在街上面对面不认识,甚至是你非常熟悉的人,还不知道他是一个求助者。因为保密问题更加肯定,所以求助者更能够说出其隐私信息,也更容易说出隐私信息,如网询中的乱伦问题很多,面询很少。当然,需要求助者,心理咨询师,两方面都少暴露个人信息,更能够确保安全。5、安全问题,另外一个实际问题,就是网询可以大大减少面询导致的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性侵问题(当然网络性侵也是有的,求助者容易回避),同时也可以大大减少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师的攻击行为(主要是肢体攻击);6、方式多元,面询的方式比较单一,就是面对面。网询的方式多元化,可以网络即时文字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可以网络视频心理咨询。可以进行网络日记心理咨询(拍摄的,电子版等形式)。当然,网询和面询之间,看情况也是可以互相切换,我使用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症,开始都是面询,以后就是网询,因为面询建立人际关系更加密切,有效;7、材料多元,面询可以求助者病历,日记等资料,网询也是可以的,如诊断抽动症,可以使用拍摄的视频材料,进行初步判断;8、教学方便,我带了一些心理咨询师学生,他们可以通过网询,一起参加小组讨论;9、材料保存,网询也是比较面询方便,面询如果涉及录音录像,需要得到求助者同意。网询当然也是需要这样,在QQ聊天中,就可以保存文字,如果是视频也是可以保存录音录像。
【网询缺陷】网询比面询优势明显,当然也存在一定缺陷。1、法律问题,目前面询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出现问题,可以得到法律保护,网询还没有相关法律保护,这些不仅对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师也是如此;2、信息有限,一方面网询的隐私信息比面询丰富,另一方面网询的非言语信息不如面询多,对诊断的帮助没有面询多,如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就存在可能。特别是求助者的表情,姿势,语言速度,频率,强度,停顿等信息,远不如面询。虽然,视频网询比文字网询有进步,还是不如面询;3、心理测验,这些也是网询无法解决的,面询可以使用人格,情绪,智力等心理测验工具,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有帮助;4、诊断问题,精神分裂症,神经症都是疾病,需要涉及心理诊断问题,网询是不能诊断的,只能是评估。就跟一般心理咨询师给一般心理问题的评估一样,因为他们没有诊断权。网询的评估的法律效力低于明显诊断。所以,我一般对精神分裂症,神经症,还是建议求助者尽可能面询诊断;5、情感问题,网询的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的情感联系比较松散,面询后的情感联系比较密切,而共情在心理咨询师中起重要作用,网询最多只能使用一些网络表情,表示一种情感而已,医患没有强烈共鸣;6、效果问题,这些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地方,我的基本评估是网询的效果比面询效果差,大约20-30%左右。当然心理咨询的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咨询形式是一个重要影响,我说心理咨询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平等的,和谐的,互动的咨询关系,占治疗效果的70%,虽然网询尽可能弥补,还是有一定差距。同时,网询视频的效果(信息量更多),超过网询文字。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网询效果比较好,神经症的单纯网询效果不如面询。当然,一些求助者,只能网询,不能面询,这时候,有网询总比没有咨询效果好。
【网询发展】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询将得到快速发展,发展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1、加强研究,需要加强网询的疗效,实施,现实问题的研究,以引导网询;2、平台建设,国内也是有一些网询平台,但是整体知名度低,规范性差,影响力小,没有成为广大求助者,心理咨询师的共同平台。当然这里面,存在巨大市场机遇,就看什么人能够抓住了,我到现在还在疑问,为什么《家庭医生报》办了网询平台2年,以后就没有坚持了;3、面对局限,我们必须面对网询的局限性,如法律问题,如诊断问题,如测验问题,如药物问题等,现在网络医院,网络医生也是一样面对的问题;4、需要规范,我们无法统计目前的网询情况,我估计应该是大量的发生。那既然是发生的事情,我们就需要面对,需要规范,标准的制定。如《中国网络心理咨询行为规范》,《中国网络心理咨询国家标准》等。促进其健康,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