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人类学角度看心理障碍的求助行为

(2015-11-24 14:10:28)
标签:

心理咨询

求助者

隐私权

耻感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从人类学角度看心理障碍的求助行为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1124

   心理障碍患者的求助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整体看,还是求助率比较低,求助行为比较消极,对求助行为存在许多误区。这些只有接触许多心理咨询案例以后,才能有深刻体会。

   【不认为是问题】虽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日新月异,但是公民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素养整体还是偏低。因为文化因素,观念因素等,许多民众不能识别心理障碍,甚至有的医生也不能识别抑郁症,有的心理障碍患者认为自己可以调整,有的家属认为是无病呻吟。疾病的第一个原因是无知,所以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特别是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知识的科普。

   【对收费的误区】目前,我们中国的心理咨询收费还是比较低的。当然,这些与我国的经济水平有关,与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有关,与对心理咨询师的付出和职业伤害缺乏有关,与整体心理咨询师队伍素质偏低有关。心理障碍患者有时候也是这样认为,心理咨询师什么设备也没有,什么药物也不开,就收费了,认为不应该,认为贵了。有时候,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师采取的倾听技术,更是不理解,心理咨询师一句话没有说也收费啊。其实,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话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大家还是没有明白。按照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必须收费,才能有效。甚至有时候,收费高,效果好。

   【心理障碍耻感】我们的社会文化,对心理障碍的患者有歧视现象,认为是疯子,癫子,认为不仅是一个疾病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这样的疾病耻感,也反映在求助者身上。他们认为自己的疾病是羞耻的,不道德。因为疾病耻感,影响了患者的求助行为的积极性。如一个学校的一个学生,进入学校心理咨询室,出来以后,同学排队起哄说:神经病,神经病!情况可想而知。一个求助者心理咨询以后,反复要求保密,甚至使用化名。有的医院如果挂心理咨询室的牌子无人问津,换说睡眠科,就门庭若市。

   【口碑传播困难】因为我们存在心理障碍的耻感,知名专家,优秀技术,传播起来非常困难。与生理疾病,特别是疑难杂症的治疗比较,如果一个专家治疗好一个生理疾病的疑难杂症,患者可以到处宣传,逢人就说,知名度陡然上升。而我治疗好一个求助多年,没有效果,极其痛苦的神经症患者,他还是不说。

   【隐私权的问题】隐私权的概念,这些年在中国慢慢形成了。心理咨询往往可能涉及求助者的内心世界,情感生活,婚姻问题,性爱状况,人际矛盾等,这些或多或少与个人隐私有关。我们心理咨询时,常常有一句话:说多少,就好多少。求助者有时候,因为不了解保密条款,对涉及隐私的问题,顾虑重重,有时候也影响求助行为。

   从人类学角度看心理障碍的求助行为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