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的婚姻关系对大学生的婚恋价值取向影响

(2015-10-05 18:14:49)
标签:

情感

取向

父母

子女

婚姻关系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父母的婚姻关系对大学生的婚恋价值取向影响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104

   恋价值取向指对婚姻,恋爱的基本看法,是个体在婚姻,恋爱中行动和抉择时所持有的内在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价值取向就是行为倾向。婚恋价值取向已被证明在青年人发展轨迹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不仅影响青年人的配偶的选择,亲密关系行为,还会影响将来的婚姻幸福,家庭稳定。

   价值取向的形成受到年龄,性别,个性品质,原生家庭,父母关系,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原生家庭是个体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而父母作为主要抚养者,是个体成长阶段价值取向的榜样和价值沟通的主要社会来源。研究发现,子女在文化,宗教,政治方面的价值取向与其父母的价值取向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表现为父母与子女的价值取向存在代际传递现象。婚恋的价值取向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在性别角色,亲密关系,家庭婚姻的价值观影响子女对这些问题的基本看法,表现为父母与子女对待婚恋问题有相似的观念。

   国外使用行为主义理论解释代际传递现象,代际传递是子女以父母为榜样进行学习的结果,父母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表现出相应的亲密关系行为,子女在观察父母榜样行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逐渐形成对婚姻,家庭的价值取向。青年早期亲密关系价值取向形成过程中,一部分受到对周围亲密关系观察到的社会结果的影响,父母的婚姻关系正是青年日常生活中接触和观察最多的亲密关系。价值取向是由经典或者操作条件反射现代代际传递的,父母运用支持,控制等方式鼓励子女接纳与自己相似的价值取向。父母对子女的沟通教育也被认为是价值取向代际传递的途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子女沟通或者表达对亲密关系的看法,是子女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婚恋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代价传递还可以通过社会经济地位的传递间接进行,父母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为子女提供相应的社会,文化,经济资源,为子女创造发展所需的社会经历,并形成与自己相似的价值取向。

   代际传递的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系统观念认为,家庭由婚姻,亲子和兄弟姐妹等子系统按照一定的层级结构组成,并且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代际传递作为亲子互动的结果,一定受到家庭各子系统的影响。积极的家庭关系可以加强价值取向代际传递。亲子关系质量越高,父母与子女态度相似性越高。对公平,性观念的研究证明,母子之间价值取向的传递强度依赖于亲子关系的质量。家庭结构也是影响价值取向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结构不完整的家庭中,代际传递的强度被削弱。家庭完整的孩子比较,对于父母离婚的孩子,父母婚姻的破裂直接影响他们对婚姻和承诺的看法。父母婚姻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对婚恋价值取向的代价传递有潜在的重要影响,父母的婚姻关系会正向影响婚姻态度的代价传递,母亲报告的婚姻质量越高,孩子与母亲在婚前性行为,同居,终身不婚和离婚等问题的观念越相似。

   工具使用《婚姻健康测验》,包括经济,爱情,家政,性格,婚姻,需要。得到父对母满意度,母对父满意度,父母默契度,父母角色互动,母理解父程度,父理解母程度

   结果显示,父母积极的婚姻关系有利于婚恋价值取向的代际传递,父母婚姻关系对婚恋价值取向的父子传递,母子传递都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社会化理论认为,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早期经历对子女的价值取向和信念形成有重要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价值取向传递不仅可以通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训练直接进行,也可以通过子女对父母的观察学习间接进行。从父母通过直接教育对子女进行价值取向传递的角度,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并且婚姻关系是一些家庭系统的核心因素,父母的婚姻关系必然对反映亲子子系统内部互动的价值取向的代际传递产生影响,婚姻关系好的父母对子女表现更多的接受态度,情感和行为,对子女的需要也更加敏感,使亲子之间产生安全的依恋关系。当父母婚姻关系越好时,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越亲密,父母对子女进行婚恋价值取向教育的效果越好。从子女对父母的婚恋价值取向进行观察学习的角度看,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中替代强化观念,子女在观察父母的婚姻关系时,并不是机械学习父母的婚恋价值取向,而是根据感知到的父母婚姻关系好坏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当父母婚姻关系好时,父母能够为子女起到更好榜样作用,子女感知到父母的婚恋价值取向有利于维持婚姻和谐,就更倾向于选择与父母相似的婚恋价值取向。

   父母婚姻关系对婚恋价值取向父子传递,母子传递的促进作用随大学生的性别不同产生变化,男生中,相比母亲-儿子传递,父母婚姻关系对父亲-儿子传递促进作用更多;女生中,相比父亲女儿传递,父母婚姻关系对母亲-女儿传递的促进作用更多。区别父亲-儿子,父亲女儿,母亲-儿子,母亲-女儿的4个亲子关系很必要,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是一种与性别角色相关的行为,父母和子女都会对这种代际互动产生重要影响,父亲对子女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支持,纪律领域,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情感,管理领域。价值取向的代际传递中,同性亲子关系的传递效果好于异性亲子关系的传递效果。根据性别角色社会化模式的观念,父亲更多把自己的价值取向传递给儿子,母亲更多传递给女儿。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更多观察学习同性父母的观念,行为。因此,父母对子女的主动传递,还是子女对父母的观察学习,都存在同性别模式。由于父母主动传递和子女观察学习的效果受到替代强化的影响,即子女对同性父母主动传递的接纳和对同性父母的主动学习都受到同性父母婚恋价值取向带来的结果好坏的影响,因此,同性亲子关系的价值取向传递更容易受父母婚姻关系好坏的影响。

   父母婚姻关系的各因素,父母在婚姻互动中的默契传递对婚恋价值取向父子传递和母子传递的促进作用最强。父母对配偶的满意度也能够分别促进婚恋价值取向的父子传递,母子传递。过去对婚姻关系的研究,认为只有父亲默契传递,夫对妻满意度,妻对夫满意度容易被观察者观察,夫妻角色互动,妻理解夫程度,夫理解妻程度只有夫妻二人才能感到。父母默契程度越高,说明父母婚恋价值取向的相似性越高,父母之间的态度一致性有助于他们把这种态度传递给子女。父母的默契传递越高越有利于婚恋价值取向的代际传递。男生,父对母满意度能够促进父子传递,母对父满意度无法促进母子传递,反映男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父亲的影响。这些与男生性别特征有关,男生对情感信息的敏感性比较低,所以,女生对父母双方的满意度比较敏感,男生对同性父亲的满意度比较敏感。

父母的婚姻关系对大学生的婚恋价值取向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