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对男性的面孔吸引力
(2015-07-25 17:43:43)
标签:
健康 |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
女性对男性的面孔吸引力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年7月24日
面孔吸引力是指目标人物的面孔所诱发的一种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接近意愿的程度,具有均匀,对称,性别二态性明显等特征的面孔被认为是具有吸引力的。20世纪70年代面孔吸引力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早期的面孔吸引力研究主要是人体测量学中的面孔测量,关注面孔所有者的面孔特质,如对称性,性别二态性,平均化。人们认为高对称的面孔更好看,在吸引力上高分,同时在某些人格特质上和健康水平上高评。目前关于人们偏好有吸引力的面孔主要有两个理论解释,一是进化论取向,二是认知取向。进化论取向提出了人们偏好有吸引力的面孔是因为有吸引力的面孔被认为是健康的能保证种族的延续。认知取向认为对高吸引力的面孔偏好可能是大脑加工的副产品。如对平均化面孔的偏好可能反映知识对熟悉刺激的偏好,因为平均化的面孔更接近典型面孔的心理表征,因此更容易被视觉系统所接受和加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使用脑成像技术更精确和深层次研究面孔吸引力的脑机制。观察者自身特征,生理因素(荷尔蒙水平),社会文化,认知方式,对面孔吸引力有一定影响。
过去研究从进化论的角度探讨男性对于女性面孔吸引力的认知偏好,发现对于女性面孔存在行为和神经生理水平的性别差异。女性对男性呢?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荷尔蒙水平不同,未到青春期,处在生育年龄范围,更年期后3个阶段对男性面孔偏好存在差异。处在生殖活跃周期的女性对男子气面孔偏好最高,女性处在青春期附近或者更年期之后,男子气偏好最低。同样,女性在不同生理周期(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体内激素水平也是不同,那么,在激素水平比较低的月经期和激素水平最高的排卵期对男性吸引力面孔的偏好是否相同。
网络收集20-35岁男性面孔图片300,面孔表情中性,没有名人面孔。标准化处理,去外部特征,如头发,耳朵,脖子。并且以黑白照片呈现。
研究发现,女性在排卵期对男性面孔存在注意偏向,在月经期对男性面孔不存在注意偏向。说明女性处在排卵期时可能比处在月经期对男性面孔更加感兴趣。研究证明,女性在生理周期中繁殖力最好的阶段(排卵期)更喜欢对对称性比较高的男性面孔。良好基因假设认为,人类偏好对称性可能与配偶品质相关,并且对称性偏好随繁殖力的变化而变化,即女性在高繁殖力阶段,对对称性偏好增加。女性在生理周期的卵泡期比月经期和黄体期更有可能选择男性化面孔。因为女性对男性视觉偏好的变化与生命的重要阶段相关,视觉偏好可能随着与年龄相关的荷尔蒙变化而变化,青春期后,女性的偏好转向与配偶品质相关的面孔特质;更年期后,女性对此类型面孔特质的偏好减少。研究说明,女性大学生在当前阶段,对男性面孔偏好可能与配偶品质相关的面孔特质有关。电脑合成男性面孔,真实男性面孔比较,女性在与生理周期的月经期和黄体期比较,女性在繁殖力比较高的卵泡期更可能认为男子气的面孔更有吸引力。进化心理学角度看,女性繁殖力比较高的时期,更看重男子气面孔所代表的高遗传素质,而繁殖力比较低时更看重女子气男性面孔所代表的个人品质和亲代投资。卵泡期女性的性唤起水平比较高,因此卵泡期的女性对男性的关注度及敏感性更加强烈。卵泡期会促进性唤起的雌激素在月经结束后不断上升,在排卵期达到高峰。但是排卵期一结束,受到孕酮的影响,性唤起水平比较低。从生物学,社会学,进化心理学,生理学角度对男性在激素水平比较高的生理周期中偏好男性面孔给予比较充分的合理的解释。
当然,一些人认为对称性偏好是视觉加工副产品,不受繁殖力影响。使用对称面孔,不对称面孔。化妆面孔,不化妆面孔。月经期没有变化。研究不同结果。
女性处在生理周期的不同阶段时,其激素水平和繁殖力在不断变化,女性对男性面孔的视角偏好随之变化,表现在排卵期对男性面孔的注意偏好,这样偏好的特点不仅具有进化论的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