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的人际交往的核心能力
(2015-02-22 12:35:22)
标签:
育儿换位思考人际交往他人利益 |
分类: 人生随想、人生疗法 |
换位思考的人际交往的核心能力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年2月21日
人际交往中就出现4个情况,一是只考虑自我利益,不考虑他人利益(典型是自私自利);而是只考虑他人利益,不考虑自我利益(典型的利他主义);三是既考虑自我利益,也考虑他人利益(典型的合作共赢);四是既不考虑自我利益,也不考虑他人利益(典型是损人不利己)。这里继续分析,还可以从不考虑利益中分出:不考虑自我(他人)利益,损害自我(他人)利益。
这样看来,自己不喜欢的,不见得别人不喜欢(如性虐待,大多数人不喜欢,少数人还是喜欢的),自己喜欢的,别人也不见得喜欢。一般情况是差不多的,但是大多数人的需要情况是个性化的,因为人是千差万别的。人的需要的多样化的,每个人的需要的排列也是不同的。确实,我们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自己的需要,或者并不完全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主要需要。当然,我们也就不能完全了解他人需要,真实需要,主要需要。如果,我们具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就能够了解他人的真实的,主要的需要,并且努力加以满足,就能够大大促进人际交往。
换位思考的人,受到他人欢迎,因为这样的宜人性比较好,能够处处为他人考虑着想,许多事情容易合作,交往多平衡少极端,所以他们人际关系比较好比较深,人际关系面比较宽,人际资源比较丰富,人际冲突比较少,真正实现了自我利益最大化。当然,他人能够交往上这样的朋友,也是一种幸福。
不过,换位思考是一种心理能力,是一种具有远见卓识的水平,当然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还是需要学习培养的,中国古代孝文化,儒家文化都有这些方面的教育。作为现代家庭教育,在子女的人际关系训练方面,也是需要加强换位思考能力培养。一是学习区别主体,客体;二是学习了解自己的需要,需要层次,需要排列,需要满足等;三是学习以他人客体的角度,了解他人的需要等,就是如果我是他,应该怎么想,怎么办?四是学习合作,就是寻找自我和他人需要的共同点,并且把这样的共同点表达出来;五是学习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了解他人需要,甚至了解他人都不知道的需要,并且以适当的方式满足他人;六是学习至少不加害于别人,尽可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七是学习以不同角度,更高层次,更广视野去思考问题。
换位思考能力,如果说大起来,也好像是国家外交,中国古代合纵连横就是这样的思想结果,现在中国外交,也是国家利益的换位思考,如中美关系就是需要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说小起来,就是我们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能力,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通过倾听技术,了解求助者的需要,并且以健康的方式满足,而不是以扭曲方式满足(变态方式)。感觉着求助者的感觉,体验着求助者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