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师的价值参与

(2015-01-26 11:18:44)
标签:

咨询师

来访者

中立

心理咨询

伦理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心理咨询师的价值参与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126

   价值中立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之一。最初,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最先提出价值中立,即咨询师需要超越双方价值观念的冲突,通过价值中立的手段帮助来访者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让来访者自己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最终使其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个原则被许多学者认同,但是在临床执行中做到是不容易的,常常使咨询者陷入两难境地。引起了价值中立的可能性讨论。大多数学者认为价值中立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非现实性与来访者年龄,心理咨询工作的特殊性,咨询流派有关。

   尽管许多学者认同价值中立的非现实性,但过度的将价值观加于来访者身上,也是不利的,因此出现了价值参与的概念。心理咨询情境中价值参与是:咨询师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来访者的价值取向或选择的行为。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参与程度,由浅入深划分为:价值中立,价值澄清,价值引导,价值灌输4形式。价值中立是完全不干预来访者的价值;价值澄清是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帮助来访者澄清其价值追求,帮助来访者了解和体察自身价值观之间存在的矛盾及其行为的代价与后果;价值导向是咨询师在必要的时候引导(而非代替)来访者做出选择,有时甚至引导(同样不是代替)来访者做出相应的改变选择;价值灌输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价值观作好坏,正误判断,通过灌输或者操纵的方式作价值的裁判,甚至代替来访者做出决定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价值中立的问题虽然没有一致看法,但是基本上认同价值中立的必要性及不可能性。就是说,在心理咨询情境中,价值参与的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与如何把握价值参与的度。那么,在心理咨询实践中,价值参与的程度如何确定呢?咨询师如何把握这个度?面对具体咨询情境,咨询师的价值参与程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工具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价值冲突情境问卷,构建价值冲突情境;确定构建原则,来访者的价值成熟水平,主要涉及中国人比较重视的传统价值观领域的冲突()学生的求学,孝道,婚姻,家庭,价值参与4个水平(价值中立,价值澄清,价值引导,价值灌输)。

   结果显示,在面对冲突情境时,咨询师在价值澄清上得分最高,以后是价值中立,价值引导,价值灌输。价值中立得分高,说明咨询师都认为过强的价值干预是不合适的,因为在咨询中保持价值中立不仅是发展建设性咨询关系的必备条件,也是心理咨询的伦理要求。咨询师的价值澄清得分高于价值中立,说明咨询师认为绝对的价值中立是难以实现的,比较起来,在咨询实践中,更愿意保留适当的价值参与,价值澄清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这些说明,比过去的从业者坚守的非指导性和价值中立,咨询师越来越认识到,绝对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咨询师在咨询中的价值参与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江光荣认为,大多数心理治疗要取得效果,就必须对当事人进行价值干预,必须有价值参与。因为,每一种心理治疗理论都对正常和异常心理有自己的界定,如人本主义强调自我本性的发展,认知学派强调合理思维,就意味着,每一种咨询流派都有将来访者引向其所认为是正常的方向发展。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而要实现这样的改变,就必然有咨询师的价值参与。另外,价值中立的非现实性也与咨询关系本身的特点有关。咨询关系是来访者与咨询师两个带有情感,个性,价值观的人之间建立的关系,咨询师的价值观多少会被来访者觉察,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来访者。总的来说,价值澄清似乎是在折衷了价值中立理想原则与心理咨询现实后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从业时间与咨询师做出价值引导和价值灌输的倾向性负相关,说明咨询师从业时间越长,咨询师越不会倾向于做出价值引导和价值灌输的干预。然而,年龄与价值中立,价值澄清,价值引导,价值灌输没有关系。说明咨询师价值参与与态度相关的不是年龄,而是从业时间,而且从业时间越长,越不会做出比较强的价值干预。可能因为,长期的咨询实践使咨询师对伦理问题有更多的了解。咨询师的从业时间与对伦理规范的了解程度正相关。随着咨询师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积累和个人成长,他们对价值观问题的认识可能更加开放。咨询师对伦理规范越了解,越不可能对来访者进行价值引导,说明咨询师对伦理规范的了解越多,越不会做出不符合伦理的行为。因此,对咨询师的伦理规范的培训和考核非常重要。

   咨询师的最高学历专业与其价值澄清反应有关,最高学历为心理学的咨询师在价值澄清上得分高于最高学历为医学专业的咨询师,这可能与医学和心理学对待患者的态度不同有关。医学,尤其的西医,主张医生更积极主动的干预和治疗角色,心理学专业的咨询师受到人本主义的影响,更主张调动来访者的主动性,因此更少干预。另外也是因为,医学伦理与心理学伦理存在一些差异。

   虽然咨询师偏好价值澄清的干预方式,但是很少选择价值引导和价值灌输的这些极端的价值参与方式,这符合咨询的基本理念,即让来访者了解自己,相信他们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最终使来访者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当然在极端情况下,例如来访者缺乏理性的自我选择能力或者来访者的价值追求显著偏离社会规范的时候,比较高的价值参与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必须的。即使在这样情况下,价值灌输的必要性也是受到质疑,因为简单直接的价值灌输和判断,势必会扼杀来访者的价值追求与自我发展,这些有违心理咨询的专业功能和终极目标。因此,即使是在极端情况下,咨询师也可能会选择价值引导的方式,而不太会直接进行价值灌输。

   江光荣认为,咨询师的价值干预与咨询流派有关,咨询流派可以分,内省咨询和行动咨询。价值参与的方式没有区别,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各流派也是在融合,也让许多咨询师普遍采用对来访者尊重,信任,积极关注的人本主义的理念与来访者建立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