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女儿偷钱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年1月20日
C先生是我的朋友,最近9岁女儿的事情,他很烦恼。
已经是小学生的女儿,各方面都是不错的。不过,最近几个月他发现女儿喜欢偷拿家里的钱,过去也许没有发现许多次了,就是最近发现2次。第一次是,他们夫妇发现,女儿的文具(橡皮擦等)多了不少,花花绿绿的好看,这些文具超过了她的学习需要,也超过了她的购买能力,父母也没有帮助购买,因为女儿需要购买什么学习用品,都是亲自帮助购买的。是不是拿家里的钱购买的,妻子询问女儿,女儿矢口否认,说是同学送的,说有的时候还送同学,是助人为乐的。电话找同学对质,同学也是吞吞吐吐,妻子判断是女儿拿了家里钱去买的。一想到女儿拿,偷家里的钱购买文具,妻子就感到问题性质极其严重,是偷窃行为,是道德问题,现在偷小钱,未来偷大钱,现在偷自己家,未来就偷别人家,想到这些,就体罚了女儿。过一些时间,他们发现钱少了,女儿又去文具店购买这些文具,当然行为被c先生禁止,回家又是被妻子体罚,虽然c先生认为体罚是错误的,但是也为孩子的未来担心。C先生夫妻家庭经济条件还是可以,女儿的需要基本上都是满足,大多数人想女孩子富养,男孩子穷管。他们自己对零钱,也是丢三落四的说不清楚。他们一个月给孩子20元零花钱,也是做了一些管理。这些事情,弄得满城风雨,同学知道了,老师知道了,孩子感觉没有面子,这些时候也是很郁闷。他们不仅感到孩子偷窃问题严重,在询问过程中,发现孩子喜欢撒谎,也是一个严重问题。现在不知道,如何使孩子说真话。
http://img1.imgtn.bdimg.com/it/u=1983002153,780200198&fm=11&gp=0.jpg
针对这个情况,我提出一些建议,一是问题评估,可以评估为儿童行为问题,因为时间短,次数少,还不是很严重。当然,不必要上纲上线道德问题,如果上升到道德水平,问题反而麻烦了。因为大多数儿童,都或多或少存在偷拿行为,大约是因为不能区别别人与自己,还有第一次花钱的体验,在一定时期就改善了。1%的人从来不会拿,1%的人一定会拿,98%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拿,可能不拿;二是问题原因,小孩子第一次花钱体验是特别的。小孩子有一些兴趣爱好,特别收藏,也是正常的。如果不能满足这样心理需要,如零花钱不够,就可能拿家的钱。第一次没有问题后,慢慢就形成习惯。跟他女儿一起做伙伴上学的孩子,就是喜欢购物,孩子有可能受到影响。另外,女孩子有虚荣心,在学校喜欢显示自己有各种各样的文具,如丰富多彩的橡皮擦。另外,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商家有许多诱导消费,把橡皮擦设计成为名目繁多的样子,甚至有一些少女文化,使孩子产生购买欲望。另外,女孩子有一些喜欢的物品,就炫耀自己。这个问题还是属于正常问题,发展问题;三是适当惩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使用惩罚性教育是需要的,关键是需要适当。惩罚性教育,也是约束性教育。惩罚性教育,一般使用在重要安全教育,重要品质教育,原则是打痛不打伤,打完以后需要安抚,并且告诉孩子错误是什么,正确怎么样做。一般惩罚性教育,可以使用关禁闭形式,一般是1岁关1分钟。本行为,惩罚性教育为辅,引导性教育为主;四是理财教育,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十分重要,应该成为现代父母的基本要求,可惜大多数父母缺少理财教育能力,自己理财能力也是有限。他们的孩子比较特别,更需要加强理财教育,也是引导教育。同时,针对目前的问题,正是理财教育的合适时机。过去的理财教育是不够的,需要加强和规范。理财教育包括金钱观,财富观,劳动观,消费观,捐款观,投资观等。教育孩子管理使用零花钱,压岁钱等。规范使用零花钱的内容,管理。一般是小学生每个星期给一次零花钱,大约5-7元,孩子可以自由支配。并且养成记录的习惯,父母在给钱前进行监督指导。坚持3个月就成为习惯,坚持3年就成为性格。如果孩子希望购买,父母没有同意的东西,如她喜欢收藏橡皮擦,就可以鼓励她去节约零花钱,赚取劳动钱来购买,这样孩子有更多满足感。劳动赚钱光荣,包括不给钱的必须劳动,如房间整理,包括计价的劳动,如搞卫生。学习约束自己的欲望,学会不和同学攀比,学会自己管理金钱。人的资源是有限的,什么东西都收藏当然不可能,可以适当选择收藏,如只收藏橡皮擦。父母还需要适当引导到高层次收藏,如收藏南平市的以后,收藏福州市,全国的,国外的,自己收藏外,请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帮助收藏,并且在收藏中体验文化,争取进步。如收藏的橡皮擦如果需要美国的,那就需要学习英语,并且与外国小朋友建立联系,这样促进孩子成长;五是积极心理,孩子都是有问题,包括我们成人,孩子的问题大多数是发展问题,我们可以适当关注,我们更需要关注孩子优点,并且进行赏识教育,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有时候优点的发挥,缺点就不知不觉没有了。有时候缺点没有了,优点也没有了。这些就需要我们父母在缺点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如孩子学会使用金钱,如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如有时候需要学习管理欲望等。家庭教育没有什么诀窍,父母恩爱,家庭快乐,态度积极,孩子基本上就是健康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性格,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知识,性格比知识重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言传身教,小时候是身教,成长以后是言传。父母正确的金钱观,理财观,孩子就能够有健康的理财观。健康的理财观,孩子的人生就能够引导到积极道路上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