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的分析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年1月13日
社会经济地位SES是一个跨越社会,经济,心理等多学科的概念,包括主观和客观2个方面。客观社会经济地位OSS通常由经济收入,教育程度,职业构成,可以此为基础对个体进行社会等级的高低划分。主观社会经济地位TSS,是体现个体如何感知,认同自己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位置高低。
20世纪40年代来,社会经济地位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引起社会学,经济学,医学,心理学的重视。由客观社会经济地位所确定的社会等级会通过复杂的途径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如比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会增加个体获得健康信息的途径,并减少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较高的经济收入能够提供更好的饮食,健康保险,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比较高的职业地位也能够降低个体在工作场所的心理压力和环境危险因素。
90年代,对社会经济地位的研究在单纯评估个体社会经济地位的基础上加了对其主观感知的社会经济地位的综合评估,明确了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的概念。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更能够体现个体对某一社会阶层的归属感,对未来的前景,社会现象和工作机会,及对自己,对周围人的态度和行为。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抑郁,低自我评价,压力知觉等心理因素有显著影响,对于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期望寿命等健康指标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在探讨有效方法测量,从主观,客观来完整确认和评估社会经济地位作用个体身心健康的机制。Adler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SSS,把个体所处社会整体环境和社区环境分10等级。我国对社会经济地位的研究在社会学,重视对评估和分层,对社会各阶层工作,生活,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中国161个职业群体的职业声望和社会经济地位指数进行测量,分24类,分上层(如具有一定级别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上层(如党政机关办事人员,一般专业技术人员),中层(如企事业单位的办事人员),中下层(如从事服务业的普通员工),下层5等级。
工具使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CSS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压力知觉量表cp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客观社会经济地位指标ses,包括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
结果显示,成年与年龄正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其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因素逐步稳定,个体对自己主观评价有提高。男性低于女性,说明我国男性在确认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时,比女性谨慎,保守。
研究显示,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有更强的自尊和更积极的生活态度,并且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自尊感比较弱,生活态度比较消极,获得的社会支持比较少。研究显示,个体的压力知觉程度高,就容易产生社会经济地位偏低的自我评价。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对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个体会根据对他们最有意义的方式在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方面作不同的权重分配(一般是突出自己的优势),家庭收入对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影响水平最显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