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互动模式

(2015-01-08 14:46:15)
标签:

情感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互动模式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18

   家庭是个体成长和生活的重要基地,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少心理障碍患者的致病因素都与家庭有关。随着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认识到除了遗传及父母养育方式不当原因外,家庭特定的并且相对稳定的情感及交往模式也是个体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个体的心理问题正是其为了适应这种模式并且达到平衡而保持的。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是重性精神病,终身患病率1%,我国9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庭住一起,家庭支持系统良好与否,可以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会长期住院。Luhmann认为,系统中不同行动者所构成的关系是由行动者在互动脉络中的种种相遇所建构的,而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其互动模式是由家庭成员通过彼此互动而建构的,这是一个动态的相互影响的过程。研究家庭互动现象,治疗者理解患者的家庭有针对性给家庭提供帮助和支持有意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环境,促进康复。

   结果显示

核心一:转嫁,家庭成员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呈现的责任和压力承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一家庭成员承担了家庭中无法化解的冲突造成的压力。呈现出孩子在和父母互动过程中成为家庭问题责任和压力的承担者。表现是2方面:一方面是父母不一致的观念和行为引起孩子的冲突和转嫁,另一方面是父母一致将问题归结于孩子自身的转嫁。1、当父母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表现出不一致的观念和行为时,孩子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冲突中。一方面体现为父母不一致的行为引起孩子的混乱行为,另一方面体现为家庭需要作出决策时,家庭就呈现出父母轮番轰炸孩子的混乱状态,最后将家庭的决策权转交给家庭外成员。2、当父母一致将问题归结于孩子自身时,父母推卸自己的责任回避孩子的申诉和忽视其不良行为。一方面使孩子对父母的不满情绪无法得到处理,同时阻断了孩子和父母进一步的情感沟通,父母对孩子表现出过度的冷漠和拒绝,孩子承担了所有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了无法跨越的鸿沟,孩子感觉和父母无法相处,只能选择逃离家庭。

核心二:三角化,家庭成员在互相作用过程中,由于家庭成员双方冲突引起的焦虑而使得第三者主动介入或者被动卷入所呈现的过程。表现是3方面:卷入家庭外成员进行结盟,父母一方和孩子形成结盟,夫妻假性结盟。1、卷入家庭外成员结盟形成的三角化指冲突一方因为受到过度的指责,而将家庭外成员卷入冲突之中来缓解对方的指责,从而使得冲突双方之间的问题无法解决的过程。而之所以卷入家庭外成员,一方面是因为冲突事件包含家庭外成员本身,但是其根本原因为冲突双方之间的对抗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冲突一方在家庭中得不到第三方的支持,因而转向家庭外成员来寻求支持。2、父母一方和孩子之间结盟形成的三角化是指夫妻之间关系疏远长期处于冲突状态,其中一方和孩子关系纠结,因此,当夫妻出现冲突时,孩子会习惯性的卷入冲突之中。一种现象是父母一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呈现为一致性的紧密,因此习惯性的联合对抗另一方。另一种现象是体现为父母一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呈现为对抗性的紧密,因此孩子会主动卷入父母冲突之中指责和自己关系紧密的一方。3、夫妻假性连接形成的三角化是指在家庭中,父母一方和孩子形成紧密的对抗关系,并且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当他和孩子处于冲突状态时,另一方基于自己的妥协而压制孩子同时提升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因此看似父母之间形成了连接,实质上这种连接只是为了暂时性的回避冲突。

核心三:覆盖,是家庭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其中一方强制性用自己的想法,观念和要求来对另一方进行压制从而来掩盖和回避冲突的过程。1、对情绪的覆盖表现为一方在申诉和表达不满时,另一方用自我牺牲,就事论事的态度进行认可或打岔等方式来屏蔽这种情绪。2、对观念的覆盖,表现为当一方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想法时,一方强制性要求他扭转这种想法和要求接受另一种观念,因此在互动中表现出坚持己见不听解释的否定他人观念,或者将他人和自己不一致的想法和行为标定为某种价值上的判断进行全方位的否定。家庭通过这种方式短租性的掩盖和回避了冲突,但是同时也阻断了相互之间沟通的可能,而掩盖下不一致同时也成为家庭不断滋生冲突的温床。

核心四:对抗,体现是家庭在互动过程中对于冲突的处理过程,基于其表现形式主要体现2方面,1、相互指责和否定的循环对抗过程,表现为冲突过程中,冲突双方通过冲突事件不断追究责任的相互指责和攻击并且要求对方做出改变的过程。2、见诸行动的对抗过程,是冲突双方在无法化解冲突的情况下,将情绪行动化来攻击对方掩盖冲突。表现为:暴力,冷战,逃离家庭,哭泣,提出离婚。

   之所以提出转嫁的概念,一方面是这个概念体现出孩子作为家庭中患者的个体在家庭中所承担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家庭访谈过程中,不同家庭文本都提出害,体现了孩子对父母双方形成的共谋的申诉,也体现父母不一致时互相指责对方害孩子,转嫁是家庭矛盾最生动的概念。

   三角化反映了家庭处在冲突状态时,第三方主动介入或者被动卷入的过程,一方面体现核心家庭中不同角色相互之间的关系及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互动过程,也体现了家庭系统维持动态平衡的过程,三角化互动模式使家庭无法有效对具体冲突进行沟通,第三方主动介入或被动卷入不仅掩盖了冲突,同时也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持在一种僵化的模式中。

   覆盖反映家庭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强制性屏蔽对方的观念和情绪的过程,体现了家庭中不良的沟通模式,家庭成员通过这种模式强制性要求对方妥协以回避冲突和对方的不满情绪。但是这种模式并不能真正解决冲突,而是使冲突不断的积压,转换,升级,使家庭陷入循环的冲突状态。

   对抗反映了家庭成员应对冲突的模式,体现了精神分裂患者家庭所呈现的高压状态,也体现了家庭所惯用不良沟通模式,家庭成员无法同理对方而形成的一种互不相容的状态。对抗同样使家庭内的冲突不断升级和转换,这种模式使家庭成员掩盖了对彼此的正性情感,最后陷入互相怨恨的状态。

   4个状态反映了家庭是如何陷入功能失调状态的。过去研究一部分针对家庭功能的研究,家庭互动模式体现了家庭功能状态。大部分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特点研究是静态的。如具有高批评性,敌意及过分卷入的家属生活在一起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比低情感表达家属一起生活的患者复发率高。本研究反映了家庭在人际互动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方式,表现在互动过程的情感,还包括家庭认知和行为的层次,如覆盖和对抗反映了家庭在互动上不适当的认知和行为所导致的不良循环。

   家庭治疗到中国后,开始关注本土家庭文化背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特点。过去研究集中在家庭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父母学历和职业,兄弟姐妹数量和排行,家庭构成和教养方式,同时探讨对象通常是个体对家庭的感受等。本研究是家庭鲜活的活动,家庭系统显示的故事和情景。

   4个家庭沟通特点及关系模式,在家庭治疗中,可以从这些方面去理解家庭和进行干预,治疗师在面对家庭4个不良互动模式时,一方面需要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沟通和表达需要,另一方面需要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僵化关系模式使家庭从病态的平衡转向健康的平衡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