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祛除心病,莫让睡眠成负担

(2014-10-30 08:19:11)
标签:

健康

小余

睡眠障碍

睡眠

吴剑

分类: 医院管理、发表文章
祛除心病
莫让睡眠成负担

 

前两天,顺昌高二学生小余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南平市人民医院心理科诊室。小余向医生倾诉,这半年来,睡眠烦恼一直困扰着她。每天晚上虽然有睡意,可上床后总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第二天清晨五六点钟就清醒。睡眠严重不足,身体疲劳,影响了课堂学习效率。

小余回忆说,出现睡眼障碍源于上学期的一次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以往,小余的学习成绩一向稳定,名列前茅。这次考试失利让小余十分懊恼,争强好胜的她开始对自己不断加码。每天增大了做题量,熬到深夜才肯休息,可睡眠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担心小余的身体,母亲专程从乡镇赶城里陪读,可小余的睡眠问题日益严重。小余入睡后,母亲说话做事总要轻手轻脚,稍微一点动静她就马上清醒,甚至还嫌弃租住的地方噪音太大,要求搬家。长期睡眠质量差,小余的脾气变得急躁易怒,例期紊乱,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母亲曾带小余上医院开了些中药调理,但效果不明显。

待小余倒出了“精神垃圾”,南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吴剑告诉她,睡眠障碍往往是由于长期的精神负担过重、劳逸结合不当、疾病原因引起的。主要表现在失眠、易清醒、睡眠质感差等。睡眠障碍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它会打乱人体的生理节奏,削弱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诱发胃肠道、心血管疾病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我国各类睡眠障碍者高达38.2%。如今,工作、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导致睡眠障碍呈年轻化趋势。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繁多,像小余这样的患者,就属于典型的心理焦虑引起的失眠。吴剑分析,考试失败的经历,让小余内心受挫、沮丧,出现长期心理紧张。认知的偏差也是造成小余焦虑的原因之一,没有正确看待考试,把成绩当成是衡量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

吴剑认为,像这类心理焦虑引起睡眠障碍的患者,首先可以“采用认知疗法”,通过心理疏导解开患者心中的症结,让其意识到精神负担、不良的睡眠习惯对身体的影响,保持平和的心境,情绪愉悦才有助于入睡。其次,可以采用“行为疗法”,养成一些助眠习惯。比如,睡前助眠行为:洗一个温水澡,吃点小点心,喝杯牛奶。就像母亲讲故事、唱歌哄孩子入睡一样,这也是成人的自我催眠暗示。放松训练:听一些轻音乐,调整呼吸,利用腹式呼吸,至上而下渐进式深度肌肉放松,每天至少2次。另外,平时要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养成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的好习惯,有利于生物钟的正常运转。

吴剑提醒患者,不要滥用安眠类的药物或保健品,长期服用会在精神或心理上产生一定依赖性,加大了睡眠障碍的治疗难度。对于重症患者,可考虑短期服用药物,轻中度患者不妨试试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解除失眠带来的烦恼。

(黄靓)

    《闽北日报》2014年10月28日5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