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的农民工心理健康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4年8月14日
抑郁是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抑郁的发生率增加,抑郁状态及伴随的躯体症状,对个体的生活质量构成极大威胁。建筑业农民工工作为城市建设者,常年工作在一线,劳动强度大,生活环境差,可能成为抑郁状态的高危人群,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及生活质量关系全社会健康发展和和谐安定,应该受到重视。
当前农民工的意见,主要集中人口学,社会经济学,如认为新生农民工的抑郁主要是因为应激事件导致,建筑业农民工的主观生存质量不理想,与社会支持,工资收入相关,diener认为对生活满意度和愉悦情绪等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学因素影响20%,外部环境因素影响15%,快乐情感及正性情绪有预测,人格是内部心理特征的统一体,生存质量主观评价是基于个人感受和态度建立的指标,人格特征作为个体的外部事物和环境反应的唯一动力,决定了个体对生存质量的感知,人格特征是导致抑郁状态并且影响生活质量评价的核心因素。
工具使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分正性情绪,负性情绪,躯体症状,人际关系。大五人格量表neo,包括神经质,开明性,宜人性,责任感。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包括生理,心理,人际。
研究显示,抑郁状态良好,发生率低于全国,这些农民工大多数来自到型国有企业,制度健全,收入稳定,个人成就感比较满足。地下农民工的抑郁状况发生率高于地上农民工,矿井作业工人的压力高于一般作业个人,地下在环境恶劣,危险性比较高,对生理心理健康形成威胁,对这些农民工应该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农民工的如果外向性,宜人性能够负面预测抑郁状态,神经质高的个体情绪稳定性比较差,能够感受高频率的负性情绪体验,外向性高的个体更容易感受长时间的正性情绪体验。
北京市建筑业农民工主观生存质量比较好,尽管69%的人月收入为1000-2000元,大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说明生存质量的主观评价不单纯取决于收入和社会经济地位。人格特征能够通过改变个体对生活状况的反应状态和应对方式来影响主观生存质量评价,乐观品质和目标调整能力是影响生存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期望非常现实,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改善生活状况,比较容易得到满足。研究显示,情绪稳定并且外向的农民工对新的环境有比较好的适应性,能够更快融入城市生活,更容易对生存质量作出好评价,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仍然有一部分农民工出现抑郁症状,主观生存质量有影响。抑郁农民工的情绪稳定性差,外向性低,宜人性差。神经质是长期负性情感及应激易感为特征的人格,神经质与抑郁状态正相关,目前户籍制度下,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常常遭受歧视,情绪稳定性差的农民工容易敏感,急躁,愤怒,自卑。自我隐瞒与主观幸福感负相关,情绪稳定性差个体存在自我隐瞒倾向,不愿意说出困难,使别人不能了解。内向和宜人性差使他们与人沟通能力不足,不容易得到社会支持,抑郁情绪不能有效排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