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理无情,操作有情

(2014-07-30 09:24:31)
标签:

员工

末位

考核委员会

思想政治

单位

分类: 幼稚观念、森田疗法

管理无情,操作有情

吴剑

2014730

   中国的管理,已经从经验管理时代,向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提升。大部分单位还是处在制度管理阶段,但是制度管理的问题也逐步显示,有时候甚至促进我们去实行文化管理,人文管理,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有一个单位,实行了严格的制度管理,如实行了严格的末位淘汰制管理,包括平时的考核,单位考核委员会现场考核,现场打分,现场宣布。看起来非常严格,非常公平,当然,也呈现一些问题,一些中年骨干把当场淘汰,失声痛哭,不能自己。当然,单位也做了一些安排,给这些员工一个去向选择。单位领导,也找这些员工谈话,做些思想政治工作。

   不过,我需要提出几个问题,如果这些被淘汰的员工,出现心理障碍甚至自杀怎么办?是不是考核委员会的现场评估中,人为因素影响多了一些?作为心理咨询师,这些把淘汰的员工,是否需要进行心理帮助,而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工作?什么才是最好的考核,评估?一个服务型单位,什么才是最高追求,什么人才是真正的评估委员会成员?

   可能一些管理者无法进行这样的管理思考,因为中国大多数官员还是经验型管理,并未进行管理学培训,更没有研究思考管理问题。有时候,一个员工因为一个制度而自杀了,可能是好事情,中国不是许多重大事故发生后,才反思,才完善,才提高吗?只不过,代价巨大,教训血淋。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制度管理的重要性,至少在中国这个管理状况下。末位淘汰是强化管理的有效手段,阶段性使用还是可以的,但是不会是最后手段,最高手段。同时,末位淘汰管理需要规范,需要提升,需要心服口服,需要安全第一。至少需要尽可能减少主观评估的分值,减少人为评估的权重,才能更加客观,真实。末位淘汰以后,还是需要对被淘汰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心理辅导工作,这是EAP的基本要求,所谓管理无情,操作有情。因为一切管理行为,都是安全第一。

   不过,我需要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谁才能有资格评估一个员工的服务状况?是领导吗?我认为肯定不是,绝对不是。应该是这个员工的服务对象,在医院,患者是评估医生的最重要的人,在学校,学生是评估老师的最重要的人。在服务单位,需要建立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在医院,医生尽可能让患者满意,在学校,老师尽可能让学生满意。那么在一个单位,领导干部就是为员工服务,对他们的评估应该由员工进行,而不是领导来评估员工。这些大约是我要说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